李翠娥一拍大腿,“俩人打得可厉害了,你嫂子把你妈的头发薅掉一撮,你妈挠花了你嫂子的脸。”
林沐瑶心里冷笑,狗咬狗一嘴毛,她那个嫂子也不是好东西,经常补贴娘家,还把老林家的东西全看成她自个儿的,她拿了钱粮,可就触犯了她的切身利益了。
但面上她却不能这么说,她道:“也就是我弟还没有娶媳妇,我嫂子才敢这么横。”
因为没钱给高彩礼,林家名声又不好,所以林守德一直没能给小儿子娶到媳妇儿,这也是极品爹妈恨她的原因之一。
说了会儿话,她捡着人少的小路去了南山树林,这个树林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反正从原主小时候起,就是社员们柴火的来源地。
这片树林子不仅提供柴火,树林里还有苹果树,梨树,山楂树以及柿子树等果树,说一句是社员们的宝库也差不多。
她背着筐子,在树林子穿梭,大概走了两分钟时间,才找到了两棵柿子树。
树上低处的果子早就被摘完了,只剩下了高处的果子,这可难不倒她,她把筐子背好,便开始手脚并用地爬树。
爬到了树上,她麻利地开始摘柿子,红通通的柿子,被她一个接一个地放筐子里,看着框子里的果实增加,成就感满满。
但身体毕竟虚弱,摘了一小会儿,便开始气喘吁吁,她腾出一只手,道:“下次带上摘果神器。”
她现在不能负重,摘了半筐,便准备回家,打算休息一会儿再来,不过再次过来,她就带上了摘果神器,是原主用过的,记忆中原主水果丰收时候,都会摘了果子去卖,倒是便宜她了。
有了摘果神器,她不用爬树,站在地上就能摘果子,十分方便,不大会儿,就摘了半筐,送回家休息了会儿,便又出发去摘,但摘够两筐,她就不摘了,她身子弱,干活不能太累了。
幸运的是,她摘柿子的时候,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人。
她瞅着家里两筐黄澄澄的柿子,眼睛冒光,恨不得它们马上变成金柿子。
扭身去拿了家里所有能够装水的大家伙什,把柿子先洗了一遍,然后又起锅烧水,把水烧开后,跟凉水1:1混合后,把水倒进家伙什里淹没柿子后,拿盖子盖住,放在温暖的地方,浸泡个一天一夜,就能够获得脆甜的柿子了。
做完这一切,她浑身已然被汗水湿透了,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但就这她也不能彻底休息,柿子在树上,又是没主的,她不摘,别人就摘了,就算别人不摘,柿子在树上也会变软,软了不是不好,但不方便运输,她打算明天继续摘。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她赶紧去开门,是支书来了。
她忙招呼人进屋,支书却摆了摆手,“我来就是告诉你一声,黄豆和玉米都帮你收了,运到晒场了,等把黄豆打好,玉米棒子晒干了,就给你运回来。”
林沐瑶赶紧道谢:“谢谢支书爷爷。”
支书黑脸,“瞎客气。”
然后又道:“你赶紧进屋歇着吧。”
说完就走了,林沐瑶望着他走远的背影心暖暖的,虽然接手的摊子烂,但遇到的人还不错。
今日份工作完毕,吃了东西,喝了药,又把家里的卫生搞了搞,继续吃饭喝药,然后就是睡觉。
第二天继续摘柿子,还是去南山树林,她选的是孩子们上学时间去的,大人又忙秋收,这次又没有遇到人。
晚上她捞了一个先前处理好的柿子尝了尝,脆如青枣,甜如蜜糖,让刚刚喝了药的她幸福地眯上了眼睛,肯定能卖钱。
晚上她找了一身补丁最少的衣裳,又早早地吃过饭睡觉,明天她要进城卖柿子。
“喔喔喔……”
大公鸡的打鸣声非常有穿透力,她被叫醒了。
起身穿上衣服,打清水洗了脸,又去厨房找了食用油,往脸上抹了点,防止皮肤被吹皲裂,这才把脆甜柿子装筐,背着向村边走去,她要去做公交车。
掏了三毛钱车费,找了个座位坐下,农忙时期进城人少,坐车人更少,所以她有座位坐。
因为人少,售票员便跟公交车司机聊起了天,“听说咱们安平县的大财主杨家后人,要从漂亮国回来了,说要给咱们这投资建厂,你说他们家该多有钱?”
司机眼睛紧盯着前方道路,嘴上回着话,“我不管杨家多有钱,我只清楚咱们县要建厂,就得招工人,我家二闺女从农村回城后,还没有工作呢,不知道厂子对工人有啥要求?”
安平县要建厂了,林沐瑶赶紧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有没有适合她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