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辞早早就和福利院的丁院长联系过,丁院长对他的到来表达了十二分的欢迎。
毕竟方辞年轻力壮、成绩优秀,怎么看都是个很合适的苦力,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方天河和唐姝每年不菲的捐款。
可惜考虑到这位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少爷,来这儿可能只是心血来潮体验生活,丁院长也不敢真让他干活,她带着方辞在福利院里转了转,熟悉了下环境。
福利院很大,有很多适合小孩子玩的滑梯秋千,园区里开着各色的月季,看起来环境还算不错。
上次来还是十三年前,方辞其实不太记得这里是什么样子了,记忆像是被搁置很久泛黄的老旧电影,以至于再被翻出来的时候都是昏黄的色调。
他问:“这里是不是重新盖了楼?好像比以前的高了点儿。”
丁院长温和地笑着:“嗯,唐董和方董捐的楼,场地也扩建了,还翻修了学校呢。”
方辞有点意外:“还有学校?”
“医院学校都有,今年还扩招了护工呢。”丁院长说,“很多孩子都有残疾,就算扩招护工也还是不够。”
在丁院长的陪同下,方辞在医院里走了走,里面的孩子确实不健全的居多,唐氏儿,脑瘫,心脏病,兔唇,手脚残疾,面容奇怪,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和正常人区别很大。
福利院里有三百多个孩子,健康的居然只有二十几个,丁院长原本担心方辞会嫌弃,但方辞什么表情都没有,两人又在教学楼外逛了逛,方辞跟丁院长打了声招呼,折返回了市区。
他找了家大型超市,买了一堆纸尿裤和学习用品,又买了一堆零食和玩具,租了辆车拉回福利院。
平时没留意,这些东西居然还挺贵,差点把他这些年攒下来的奖学金刷空。
方辞坐在一箱纸尿裤上,拿着手机看股票,看到红彤彤一片,又觉得不那么肉疼了。
他重生回来就开始理财投资,可惜国内未成年人买不了理财产品,方辞花了点功夫在国外做了个假身份,就等着成年之后再转到自己名下。
十三年过去,那些股票和虚拟货币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就算离开方家也能让他衣食无忧过完下半辈子。
算算余额,方辞又豪气地在附近的炸鸡店下了笔大单。
丁院长笑得见牙不见眼,和工作人员一起把东西搬进园区,方辞也跟着帮忙,忽然心血来潮问了一句:“满十八岁的人还能来福利院吗?”
丁院长笑还没收住,一脸茫然地看过去:“十八岁基本都离开福利院了,除非是不能自理那些,怎么问这个?”
方辞:“没事,随便问问。”
他就是突然想到,自己以后被赶出家门,来这儿也算有个容身之处,没想到福利院也不要他。
也对,十八岁就是成人了,来什么儿童福利院。
方辞有点惆怅。
可能是那些孤零零在病床上等待医治的孩子让他心疼,又或者别的什么,他说不太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只觉得心里很空,缺了什么似的。
世间苦难太多,但大多数人都在努力活着,今天他不过是窥见了其中微不足道的一角,就让他开始纳闷自己到底在为了剧情矫情什么。
他顺风顺水两辈子,吃过最大的苦也不过是被一场大雨浇透之后窝在林宿五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吃他煮坨了的清汤面,和这些孩子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至少他身体健康,财富自由,以后离开方家一样可以生活的不错,完全没必要瞻前顾后担惊受怕。
炸鸡的香气打断了他的愣神,正好临近午饭时间,鸡腿成了加餐,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怎么突然有好吃的,有眼尖的孩子发现了方辞这个陌生哥哥,于是呼啦一下围上来一堆小萝卜头好奇地盯着方辞看。
方辞挨个摸摸头:“去吃饭,不好好吃饭会长不高的。”
还以为要哄一会儿,没想到孩子们特别听话的散开,排着队回到餐桌前乖乖坐好,完全不需要人操心。
有些不能自理的孩子没办法自主进食,方辞就过去帮忙,吃完饭又帮忙把坐轮椅的孩子推回康复部。
想到缺护工,他干脆留了下来。
方辞一向学什么都快,最基础的护理看一遍就会,稍微难些的也不用他做,有专门的护工。
虽然做的事少,但架不住要照顾的孩子多,护工确实不够用,方辞一个人恨不得分成十个人用,一天忙得连口水都没喝,晚上在群里报个平安后倒头就睡。
丁院长担心他不适应,说让他去学校那边陪孩子做游戏就行,方辞说适应不了再过去,结果这一适应就适应了一个月。
这里的孩子都很乖,虽然也会哭闹,但哄一哄很快就会好,懂事的让人心疼。
方辞两辈子的耐心大概都给了这些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这个一直笑眯眯,说话温声细语又长得好看的哥哥,总是拉着他一起做游戏。
有个小女孩塞给方辞一块糖,抱着他的腿小声喊了声爸爸。
还没到十八岁的方辞:“……”他可生不出这么大的孩子。
小女孩很快松了手,扭扭捏捏地绞着衣摆:“你要是我爸爸就好了。”
福利院的孩子是不能抱的,如果哭的时候被抱过,他们就会一直哭来换取关注,那样会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
所以方辞也没有抱她,只是摸了摸她的脑袋:“该回去写作业了。”
小女孩甜甜地朝他笑:“嗯,方辞哥哥你忙吧,我回寝室啦。”
方辞看着她蹦蹦跳跳地跑走,剥开糖纸把糖塞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