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祝你安平喜乐 > 第60章 第 60 章大婚

第60章 第 60 章大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层出不穷的伤害手法,只有她们想不到,没有敌对不敢做的!

才会有前面一系列的奇怪反应。

烛火摇曳,光影婆娑。

闲的在铜镜后站桩的马菁芸,看着武锦绣被一众丫鬟和嬷嬷环绕。

梳头、开脸,教注意事项,结婚的流程,样样不拉,闹哄哄的,还是让她不停的想打哈欠。

又怕影响形象,都是闭着嘴,打一些让人看着面部扭曲的哈欠。

要问她为什么这么闲,当然是因为她的作用特殊了。

要是她忙起来,今天这婚也别结了,大家都给她打下手救人吧,就跟手术室内的麻醉师地位,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哪怕她现在已经站了好几个时辰,腿都麻到没知觉了,还是要在这里看电视。

记录片名之——【探寻南朝皇室的婚礼过程】,还是免费的直播版内容。

丫鬟和嬷嬷手忙脚乱的给武锦绣上妆,已忙活有一个后半夜了,还没到穿嫁衣的步骤。

但她们丝毫不觉得困,反倒是越忙越亢奋,也不知道她们在高兴些什么,大概是熬夜人的通病?

现在支撑着马菁芸,撑着眼皮子不倒下的动力就是,金灿灿的人间顶级花富贵呀,人生能有几回可以看现场直播?看不下去可就没友谊了。

她敢打包票,十里红妆这个词,对古人送嫁的描述还是低估了。

正院里放着的108抬,台台都鲜红的耀眼,看着无比喜气。

但那些都是表面上,放着好看的东西。

就她所知,武老夫人叫人放进去的,不仅有些手感好的绫罗绸缎、重金打造的金银首饰什么的,一些在上京,贵女嫁妆中最常见的东西。

但放在一般的官宦人家的嫁妆中,算是是价值连城的物件,多到数不清。

背地里,更值钱的,或者说钱也买不到,只有有身份才能到的赏赐,才是各家攀比的重头。

基本都是放在头抬。

在一般人家里,谁家姑娘的嫁妆上,有一抬上有,出嫁的新娘,都可以挺起胸膛进花轿了。

比如,一些特有的首饰头面,不是御赐的,就是材料难以找的到。

总之,都是几百年后,看着就是能上博物馆展柜的古物,价值连城,能当传家宝。

是嫁妆中,真正能上的了台面的东西!

但要说能作为真正压箱底的,都是武锦绣身旁的林嬷嬷捧着,决不离手,就装在一个蛋糕盒子大小的匣子内的一叠纸。

这些薄如蝉翼的纸张,哪怕是十几张组在一起,拿起来也不过是轻飘飘的一打,还没有一本论语厚。

但其上的价值,能让马菁芸在上京,靠近达官居住的巷坊,买下一套三进三出的青砖大瓦房!

因为里面,都是武家人,为武锦绣在上京附近置办的田地和庄子。

给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收成比较好的水田。

一亩地顶别人旱地三四亩的收成。

而他们一张地契上所标注的亩数,基本上都是500亩起步!

更别说另外一个小一点,像手掌长短的匣子内装着的,都是要跟着她走的,奴仆们的卖身契。

满满的一匣子,是一个当家主母的底气。

要不是因为她嫁的是太子,按照宫里的规矩,不能带那么多的下人去东宫伺候,这个匣子只会比放地契的更大!

武锦绣本来就身份娇贵,现在要嫁的还是太子。

她的嫁妆,基本上属于上京的天花板级别。

马菁芸站在花轿旁,就看见一台一台的嫁妆,闪着能亮瞎人眼的光芒,如流水般被抬出了宰相府的大门。

别人家有一件,能当传家宝的贵重头面。在这里起码放了十几台!

见到的人都不得不感叹一句,贵气逼人呐。

一台嫁妆需要四个,看着就孔武有力的大汉,扎好马步,一声号响,咬牙才能起身。

在这里生活久了,马菁芸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生活白痴,也是知道。

上京有些人家嫁女,为了使嫁妆好看,给置办的都是些,轻又大的物件。

比如棉被、不值钱的木制家具,翻新后给新娘当嫁妆。

在起抬的时候,来忙活的大汉,一上手就知道了。

但为了主人家的脸面好看,都会故意装的很吃力。

但现在在场的各位亲眼见证,他们是真的抬的很吃力,手上的青筋都给抓爆出来。

由此可见,武锦绣她爷爷,宰相府给她准备的嫁妆,是多么的丰厚。

见到的人不禁议论纷纷,又说这位钱家的掌上明珠,从小在武家长大,并不得钱宰相和其家人的喜欢。

现在看看这些嫁妆,看看她出嫁的地方?

谣言不攻自破。

再加上她娘亲留给她的,直接把上京主干道之一的,朱雀大街都给铺满了!

后面还有嫁妆,从宰相府陆续被抬出呢。

再不想办法,路就要堵了!

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和人置气争执。

早有安排的宰相府内,走出几个俊朗少年。

他们衣着得体整洁,衬得谁都是眉清目秀。

正是武锦绣几个送嫁的堂哥,表哥。

他们一路上,一脸喜气的接受着众人的道贺走出,利落的翻身上马,带着嫁妆队伍就走出了城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