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得利润微薄的店铺,在上京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
如果他们购买了马菁芸的草药包,是能省点功夫。
但这么一经手,他们是毫无赚头的,来找他们的病患不多,一天天的,谁也不觉得忙的很累,为了节约成本,基本选择不买。
规整下来,马菁芸发现自己手上的销售渠道,真的不算多。
但每一份可观的利润,还是挺多的。
起码在过了头一个月后,就能让小伙伴们的投入给收回来了。
第二个月不敢保证,但第三个月一定是有盈利能实现分红的。
只关注自身的马菁芸这时候还没有发现,就是这些蝇头小利,已经让人眼红了。
很多大药房到了月底,账本一算,发现在马菁芸这里,还是要花出去不少钱的,就想模仿这种赚钱模式。
但自己要实施起来时,一算要投入的钱才发现,光靠他们一家销售自家产出的草药包,只会赔的连底裤都不剩。
想要把产出卖给其余几家大药铺,成色又没有马菁芸的好,价格倒是和她的一样。
对比下来等于卖不出去。
算盘再一拨,这还不算,还有聘请人手这一项费用,直接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再看看马菁芸开出的价格,还是很摸着良心的,也就放弃了抢生意的念头,继续在她那里收购。
反正买的量多,还有折扣给呢。
有了钱以后,马菁芸直接扩大种植的规模。
贫穷让她的野心,不仅限于吃下上京的蛋糕。就连上京周边的六座城池都被她辐射到了。
这时候,这块蛋糕利滚利。已经发展出了很大的规模。
当初一个庄子的人手,已经不够马菁芸用了。
一日,在喝茶的时候,趁大家都在,马菁芸就提出想要把规模扩大的想法。
少年们听到这里很激动。
他们当初投钱进去,不过是想对小神医报答一二,现在居然这么快就可以站住脚跟。甚至还能说出想要把经营扩大的想法,就说明生意非常的不错。
翻开马菁芸带来的账本查看,还真是。
前面还需要从各大药馆买进,大量需要用到的各种药材。
算是属于赚吆喝的亏本买卖阶段。
到了后期,药田部分能够稳定产出后,账面上慢慢的,才开始有了点盈余。
但当马菁芸问他们要人,要庄子的时候,众少年诡异的沉默了。
就连平时看起来最有钱的连亦文,都举着茶杯僵在那里。
头都悄悄地低了几分,恨不得把整张脸都给埋进杯里,像是想要装作没听见。
马菁芸愣住了,眼珠子左看看,右瞟瞟,都搞不清楚他们的想法。
刚才说到,叫他们加钱扩大规模,还很激动的。怎么现在就个个都恨不得去墙角蹲蘑菇,当自己不存在?
武锦绣扶额,她就知道会这样。
在场的各位,说出去都是身份显赫的某某家嫡子,某伯爵府的小姐,出门基本被敬着。
但其实也就看着好看而已,他们要么还没有成亲,要么还没有分家。
名下根本就没有庄子和铺子。
身上最多的就是,钱和各种来自长辈的赏赐。
就这些,都还是逢年过节,或者他们表现优异,就像小孩子过年表演节目一样,表现的优异了,才能得来的奖励。
那么多年了,一点一点的,才攒成了今天的身家。
所以小神医说追加投入,要把铺子做大的时候,大家都非一般的积极。以为又是像刚开始时那样,给钱就行了。
但听到后面小神医说,既庄子又要人,就全都没戏了。
因为他们实在拿不出呀!
想问什么武锦绣会有呢?
因为继承,这些都是她过世娘亲,留给她的嫁妆。
南朝高祖皇后下过圣旨,是的,没看错,她是女子之身,但也有权下令,还能给手谕盖玉玺!
不拘是哪家娘子,不管她是和离还是逝世,其名下的嫁妆,不管任何时候,一律都可以带走,或归还娘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扣留。
其中生前指定要给自己子女继承的,娘家人也不得强加阻拦或阻挠!
武夫人当时走的急,根本没来得及交代后事。
按照南朝的礼律,是该要把这些嫁妆拉回她娘家去。
老候爷看着刚出世的小外孙,小小的,自己两个巴掌好像就能把她抱全,就像他女儿小时候,都命苦,得不到多少母爱,就决定,不把这些嫁妆给拉回家去,省得睹物思人,留给外孙女让她以后当嫁妆。
武锦绣的父亲看着库房内一台台名贵的嫁妆,愣是没敢动,就由宰相夫妇出面和老候爷谈。
双方都不是什么眼皮子浅的人,非常愉快的就达成了一致。
武锦绣现在还小,并不会打理,这份嫁妆就一分为二。
一份给老侯爷的夫人收着打理,一份给宰相的老妻收着。
等到日后,武锦绣长大了,再归还给她,一定让她向她娘一样,十里红妆铺满出嫁路。
但随着小女孩的一天天长大,两家老人盼了又盼,感觉自己难以能等到那个时候。
就想给她点铺子提前练手,但又不知道外孙女的能力,更不知道该怎么给,就耽搁下来了。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