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瑜瑾歪着头:“这也是夸奖吗?”
艺术馆在离吃饭的地方不远,两人决定走过去,顾瑾让司机现在下班,等会结束之后自己回去。
城市里灯火通明,白昼和黑夜割裂的不那么明显。两人漫步在街道,路灯下两人的身影好像依偎在一起,顾瑜瑾还特意贴的苏芷衡近一些,看着影子傻笑。
苏芷衡察觉到他傻笑的意味,故意躲开,她躲他就追,地面的影子交叠又分开。
艺术馆门口站了一名穿着工服的工作人员,见到两人过来十分有眼力见的迎上去
“顾先生顾太太你们好,老板安排过了,你们请随我来。”
知道是员工误会了。苏芷衡连连摆手:“我…我不是顾太太,我和他是朋友,叫我苏芷衡就可以。”一着急说话还有些磕磕绊绊,呼出好几口冷气。
“啊!对不起,不好意思,苏小姐,是我误会了,十分抱歉。”
“没事没事。”
顾瑜瑾回味琢磨着〔顾太太〕真好听,越听越顺耳。那如果她叫自己是〔苏先生〕呢?好像也不是不行。
一进门众人看见的就是巨大的白色球体雕塑,大厅里有星空馆的设计理念以及使用的技术创新展示。墙壁上还刻上了《步天歌》,工作人员介绍:
“《步天歌》隋末唐初王希明所著,把全天分为31天区,每一区绘有星图,与诗歌相互配合,文字简洁有韵,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记录了星官的名称,星数和位置。是古人的认天口诀,古时只在观象台流传。”
白色的墙体,耀黑的的文字搭配着简笔字画,迎面而来的是携带者古人智慧旷古的历史辽阔感。
顾瑜瑾注意到旁边的介绍词
〔星际辽源广阔,我们的脚步从未停下。〕
问:“这些字是徐濛自己写的吗?”
墙上的字笔势矫健如龙,灵动有力,线条流畅,挥洒自如飘逸洒脱,端的一手好字。
工作人员:“是的,一周前老板过来看的时候突然提笔写的。写完特别高兴还发了朋友圈,让我们在下面评论‘牛牛牛’。”
苏芷衡莞尔一笑看向顾瑜瑾:“你的朋友挺特别的,字如其人,洒脱不羁。”
顾瑜瑾:“他自小就这样惯了,想做什么当下就做了。人挺好的,行为大胆。筹措这个艺术展也是为了公益,我还挺佩服他的。”
大厅两侧是长长的环形走廊,整体的设计颜色是纯白,墙壁上还装裱着一些儿童的画。
工作人员继续面带微笑介绍:
“顾先生说的大致就是我们老板平时的作风。这墙壁上的画,都是他费心征集的一些山区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画。这边走廊挂的是山区孩子的眼中的星空,右边走廊挂的是城市孩子的心目中的星空。”
左边走廊挂的画中颜料的色彩比较单一,画面构图简单直接。夜晚中的星星一般亮眼。
微风,树叶,云团出现的频率比较多。落云晚霞,海天一色的澄净,色彩缤纷的霓虹给人的感觉是安乐的祥和的星空景色。
右边走廊挂的画色彩层次明显更多,画笔线条的流畅度很高,对于色彩的把握更加准确,绘画技法多样。
更多的展示浩瀚的宇宙星空,云团变化,极光元素,罕见的星空景象,更加的浩瀚绚丽。同一星空下,孩子们的眼界不一样表达的星空也是不一样的。
穿过走廊第一个房间。推开门,房间里钓满了细小光亮的灯,层次错落。房间的顶部是按照梵高的星空图设计的,墙壁是用玻璃扑上去的,灯光变换之间给人一种身星空的错觉。
底部的灯光会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关闭,色彩转变。梦幻又浪漫。
第二个房间的主题是月球之约。房间地面用白色粉末和白色的鹅卵石堆积好,上面悬挂着高低错落的玻璃吊瓶,利用光影的变化平面阴影构造出月球表面的坑洼陨石坑。
最具特色的还是本次沉浸式光影技术与星空暂时的结合。
沉浸式光影,用灯光、投影、幻影成像、交互等形式来展示艺术作品的一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它在展示时通过光与影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
摄影展区有从世界各地邮寄过来的展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分享着同一片天空下的奇迹。将沉浸式光影摄与优秀的星空摄影作品相结合让观众接触到更加梦幻的星空。
整个参观过程中除了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基本的参展作品信息和采用的技术特点之外礼貌性的应和,两人都没有说话,静静的欣赏科技与艺术结合构成的独特星空。
整个观展过程大致是一个小时,出来的时候投向头顶的这片闪着各种灯光的天空有一瞬间的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