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何以终余年 > 第5章 治学严谨

第5章 治学严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感冒好后,苏衡继续投入学业生活中,李老是儿童精神科行业大拿,资历深,治学严谨,对苏衡的要求也很高,苏衡之前的研究领域一直专注于谱系患儿领域,李老选择带教苏衡不仅仅只是关系,跟主要的是她本身就很优秀。谱系患儿近几年接受治疗的情况越发多,侧面也能说明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正确认识疾病接受正确的治疗,而不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孙萌,女,现年四岁,一年前确诊孤独症,病情较为稳定,双职工家庭,家中只此一女,确诊后,母亲谢含辞去工作,专心在家陪伴,干预孙萌病情发展。孙萌是苏衡负责的第一位患者,也是苏衡目前为止接触的恢复最好的案例。现在只需要每周坚持来复查,和医生一起商量改进治疗方案就行。

现今科学能完全掌握患病机理并且治愈完全的疾病是非常有限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不断的积累改进之中的得来的。对于这类现代科学无法准确掌握病因的疾病,很多时候医生也在不断的摸着石头探索,不确定这条河能否过去,这类疾病往往更加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包容。

孙萌病情得以有效恢复,除了有效的诊疗方案,更加仰赖的还是其家庭的支持,她有很爱她的父母,及时发现干预治疗比起其他的患者要幸运的多。特别是谢含一直以来的付出努力。苏衡有关注谢含的社交账号,从一开始记录孩子的成长,到后面确诊患病无奈接受现实,一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青春活泼到现在成为一名温柔强大的妈妈。从一开始的自责内疚责问自己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到现在主动帮助更多家庭放下执念勇敢生活。她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家庭也给了正经历同样困境的家庭以希望。一点一点纠正孩子的刻板动作,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发生改变其中的艰难心酸,外人是难以体会的。谢含的个人主页写着是这样一段话

“做一名特殊天使的母亲,我也要学会做超人”教养小孩是一个不断付出自我回馈自我的过程,伟大的不是母亲,而是一个勇敢坚强的灵魂。

每天接触不同的病人,开始还有新鲜感,日子长了难免会心生抱怨,李老常常教育学生

“患者来找我们是因为信任医生,万万不可辜负这片信任,医术有所欠缺在所难免,医德有瑕社会所难容”。学医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内心的朝圣,是一辈子不断探索的路。

“医者,再生父母也,岂敢有失。”

这些话一直勉励着苏衡。

和往常一样苏衡等着沈南晞一起下班回家。沈南晞和苏衡的走的近了,难免落人口实,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谣言也多,有为的优质青年总是能多的一份关注。最后传到李老耳朵里,老人家只是一句

“人家兄妹之间的事,乱嚼什么舌根子”一时之间谣言也止住了。只当二人是亲戚。

“院里打算让我外出交流一段时间,少则半年,多的话得等你毕业了”

“恭喜沈医生,是个好机会。怎么,听你的意思是不想去?”

“我走了,谁照顾你啊”

苏衡哑然失笑

“我都二十三了,不是小孩,能照顾好自己”说着站近沈南晞

“我都到你耳朵了”是啊!苏衡1米72了,不是小时候跟在他们后面哭唧唧的小娃娃了。

“我给你找个阿姨,给你做做饭,监督你”

本来想拒绝又怕辜负他一番苦心

“好呀!要会做绿豆粥的阿姨。”话音刚落,两人就都笑了。

沈南晞外派交流很快,就在周末,等一切都交接好后,苏衡坚持要送沈南晞去机场,却被拒绝了。苏衡晕车严重,沈南晞只是让她送到小区门口,嘱咐他几句好好照顾自己,宛若一个即将远行的老父亲。

对门就这样空下来了,苏衡心里空落落的。新来的蒋阿姨人很好,烧的一手好菜,话也不多,干活很麻利,大概沈南晞用了大力气找来的。苏衡照旧忙着看文献,写病历,做总结。医院中午的时候没什么人,整理完上午的资料,苏衡打算眯一会,离下午上班还有点时间。一阵敲门声响起,一名护士领着一大一小两人走进来,小孩头上还包着纱布,眼神呆滞,双手一直不停的搅动,行为刻板

“刘姐,什么情况。”

“这小孩被车子蹭了一下,皮外伤,已经包扎好了。我觉得有必要让你们看看就带过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