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海跑去制冰车间里待了一下午,亲自做了一遍制冰的全部流程。
等待结晶的时候,盛城的陶老板打了个电话过来,询问这个月盛城的货什么时候能发。
姜小海走出车间,点了支烟,问陶老板盛城的生意怎么样。
给盛城的货一直不算多,陶老板反应过几次,供不应求,希望小马哥这边给盛城的货能多一些。毕竟主场在哈岚,姜小海之前一直没答应。
陶老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语气夸张地说盛城冰的生意红火的不得了,有时候都要限购。
姜小海说那行,等他去给小马哥汇报一下,让陶老板等电话。
姜小海把新做的固体冰找了个小玻璃瓶装好,贴上写着时间的标签,放到了样品台上。
姜小海回到防空洞,梁嘉驹在翻看一本资料,是他自己整理的一些制贩毒案件信息。
姜小海坐到梁嘉驹对面,从他手里拿过那本资料翻了几页,正巧是哈岚公安局打击毒贩的一个专题报道。
“哈岚绝对不会成为毒品的温床”,这是采访里郑北代表市局向记者和群众做出的保证。
姜小海看完这篇报道,把本子扔到一边,趴在桌子上,温和的笑着对梁嘉驹说:“还有一个方案,咱们不做了。”
梁嘉驹看着他,认真的说:“只要你想。”
姜小海靠在手臂上,肆意的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当然不想。我想过了,之前做生意的方法确实有问题。按条卖,多没意思啊,卖来卖去,客户也就那些。红龙不就是个好例子,需要的人一多,管不过来的。”
姜小海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雪天使,这么好的名字,可不能辜负了。那就让它真的变成雪,下满整个哈岚。”
姜小海告诉瘦猴,实在干不习惯开出租这种早出晚归的活儿,然后没再去义风了。
姜迎紫收到小马哥的消息,让白玲去对接了十多个嘴上把门、办事牢靠的灯头,把他们直接收入麾下,每个人都留了联系方式。
接下来在哈岚的卖冰方式就是梁嘉驹给的第二个方案,直接对接灯头。为了降低暴露的概率,姜小海最后还是找了白玲做中转,由白玲手底下的人和灯头电话联系取货,双方都不直接见面,约定好时间和地点,白玲的人把货放过去,在暗处等着灯头来取走。
姜小海想做的是让冰在哈岚普及开来,而不是灰溜溜的离开,冰吸食不当容易出问题,要是接下来溜冰出事的人太多,很快就会被警察紧盯不放。
定水找二道贩子买了一堆电话卡,刀疤他们一群人像业务员似的,挨个给灯头打电话培训冰的相关知识和溜冰方法。
为了不让秦义起疑心,这个月送到秦义手里的货,姜小海全当打了水漂。
姜小海带着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又赶出来一批冰,作为新贩毒方式的首批货。
做完这些,姜小海在工厂里闲了几天,待不下去了。再者说,姜小海觉得自己也应该考虑一下,秦义倒台之后,他作为秦义改邪归正的干儿子,该怎么拥有一份正经工作,好让郑北不起疑心。
姜小海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真的去找个班上,最好还是在自己人的场子里,这样一来,干什么都方便。
梁嘉驹听完姜小海的想法,当场就让姜小海去他的公司上班,说岗位随他选。姜小海拒绝了,鸡蛋哪儿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