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秋月明 >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面圣(二)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面圣(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高起潜看着在场面面相觑的众人,目光突然落到满脸是血的杨铭化身上,此时原本清秀的面容变得有些狰狞阴狠,高起潜突然心中一跳。

只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跪下禀告:“皇爷,信王殿下最近身体不适,因此特地来向陛下请假,希望免了明日的课业。”

一听信王朱由检要请假,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只是不由得怀疑自己这个弟弟最近身体这样差以至于经常请假。当然天启皇帝本人也不喜欢读书,如果朱由检打算逃课,他也不怎么在乎。

杨铭化听朱由检请病假,心中却不由得暗自纳罕。而魏忠贤魏公公对于信王朱由检请假一事并不在意,只要朱由检不要和那些文官一起反对他就行了。只是客印月听说朱由检请假,自然明白朱由检没病只是不愿意继续接受那些士大夫的洗礼,但她非但没有直接戳穿朱由检的谎言,反而整个身子突然浑身发软,脸上的红晕却更是艳丽,直接让天启皇帝和魏忠贤魏公公心旷神怡。

不管在场其他人如何想,天启皇帝挥挥手就准了朱由检的病假。得到了好消息的高起潜也起身离去,就连脚步都有些轻快了。

对于高起潜,其他人总是不屑一顾的模样,而望着高起潜的背影,客印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魏忠贤魏公公亲眼看见,客印月目视高起潜时的娇羞,就连眼睛都是水汪汪的。

客印月本想赏赐一下高起潜,但是又怕什么端倪露出来,她还是按捺住了想要送高起潜东西的想法。

魏忠贤魏公公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不由得嫉恨这个名叫高起潜的小太监。毕竟魏忠贤魏公公的崛起也是靠了撬了老上司魏朝的墙角成功勾搭上了客印月,如今高起潜似乎要故技重施,这让魏忠贤很是难受。

高起潜是一个机灵的人,他似乎感受到魏忠贤盯着他后背的阴森目光,也明白一个男人的醋意,但他更明白自己和客印月压根就没有半分钱的私情。

高起潜走后,天启皇帝挥挥手就让杨铭化退下了。虽然天启皇帝相信魏忠贤的忠心,但对于魏忠贤魏公公能不能抓到什么奸细,他自己心中其实也有疑惑。身为魏忠贤的主子,他深深明白魏忠贤虽然很忠心,但能力真的不能相信太多。只是女真奸细不得不除掉,此时此刻天启皇帝心中已经渐渐有了一些想法。

正如天启皇帝和杨铭化所预料的那样,东厂锦衣卫对于抓女真奸细一头雾水,反而轰轰烈烈地投身于勒索北京城的小商小贩和赌场妓院之中。

小商小贩是普通百姓,他们的抱怨就是民心不稳,赌场妓院大多背后的高官显贵,东厂锦衣卫倚仗权势薅羊毛的举动显然让他们失血太多,对于这一切这些人心中也是不满。

而朝廷文官一直对于内廷太监掌握控制的锦衣卫东厂不满,对于东厂锦衣卫主动给文官递靶子的行为,这些人就像闻到鲜血的疯狗一样四处弹劾。一时间,弹劾魏忠贤和东厂的弹章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天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仿佛魏忠贤魏公公干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以至于天怒人怨。

天启皇帝也明白内情,他一再解释东厂锦衣卫是在抓捕女真奸细,但文官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奸细被抓住,自然不认可天启皇帝的解释,执意弹劾天启皇帝宠幸魏忠贤。就算没有资格弹劾魏忠贤的低级文官和翰林们,也纷纷口耳相传,在读书人和北京城百姓中大肆宣扬魏忠贤的肆意妄为和天启皇帝是分不分,宠幸奸佞。

其中就包括陈仁锡,见到盈盈这些人之后,陈仁锡大肆抨击魏忠贤和东厂对于京城商贩的勒索,只是盈盈这些人并不答话,看起来不那么热络。

对于潜伏在北京城的女真奸细来说,这一次他们既赢了又输了。赢是因为明朝折腾这么长事件,一个奸细都没抓着,反而把自己搞得颜面扫地,威信全失。输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杀死杨铭化,但是最后不但杨铭化两次死里逃生,而且似乎对于女真人有了警觉。

就在京城范氏皮货铺的密室中,一个长衫老者正在和一个留着金钱鼠尾的魁梧男人谈论着什么。

望着手里的审查,那个留在金钱鼠尾的男人叹息一声:“想不到这杨铭化居然如此难杀。”

那长衫老者接着说道:“根据那位梅先生的消息,因为这件事情就连天启小皇帝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魁梧男子听老人提起那个代号为梅的奸细之后,心中稍安,毕竟明朝折腾这些日子,若不是他通风报信,明朝不至于一个人都抓不到。而后金国之所以在北京城中布下了这样庞大而深入的情报网,有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功劳。

只是想不到杨铭化仿佛若有神助,居然两次都没将他铲除,这样一个人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后金国最大的对手之一。

老者听说后也只是淡淡问道:“杨铭化有两次死里逃生,难道真的有神灵保佑。”

他是商人,加入后金国只是为了自己和家族赚钱,对于杨铭化死不死其实不怎么在乎。

杨铭化死了当然最好,不死也无所谓,毕竟这样一个小官在明朝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留在金钱鼠尾的魁梧男人不一样,他是彻底成为后金国的人了,如今后金国就是他的一切,对于有可能妨碍后金国一统天下的人物,他有理由铲除。

“我们建州的萨满大人曾经说过,大金国有朝一日必然会征服整个汉人天下,只是......”

长衫老者问道:“只是什么?”

金钱鼠尾男人叹息道:“大金国成败的变数便是杨庄和他的子孙!”

长衫老者听后也生出一丝疑惑:“为什么?杨庄为什么选择逆天而行,难道他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感情居然如斯深沉,宁可遭受天谴也要逆天而行,保大明江山不坠。”

在北方地区长期有着这样一个隐秘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的两个有名的谋臣刘伯温和杨庄都预测到了有朝一日会有北方胡人再次入主中原。对于这个结果,刘伯温选择顺应天意,而杨庄却选择逆天而行。

等到手里的茶水冷透了之后,金钱鼠尾的男人才缓缓说道:

“四贝勒也曾经问过萨满大人,萨满大人看了四贝勒很长时间,最后也只是行了一个我们女真人的大礼,说或许都只是冤孽纠缠罢了。四贝勒长跪不起,萨满大人却并不所动。大汗也问过萨满大人,萨满大人也只是那句,人都有各自的私心,或许都是只是冤孽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