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秋月明 > 第15章 第十四章仁锡收徒

第15章 第十四章仁锡收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听杨铭化可能分不到父亲杨凌的财产,周奎就有些要打退堂鼓。但是盈盈母亲丁氏一听陈仁锡推荐的那人也是杨铭化,自然就坚定了她一定要把女儿嫁给秀才公杨铭化的心思。

丁氏不看重钱财,反而对于杨铭化的秀才身份特别在乎。

当然现在的周奎还没有被贪欲给彻底迷惑了智慧,他喝了一口茶之后也明白了,这杨铭化就是分不到父亲的钱财,也比周盈盈现在的表哥凌云出色太多。毕竟杨铭化也是秀才身份,况且他又有陈仁锡这位在苏州城颇有势力名望的老师,当然对于杨铭化这样一个十四五就能考中秀才的少年英才,宜兴杨氏宗族也不会亏待这个孩子的。现在杨铭化才十四五,他的未来不可限量,如果盈盈运气好,杨铭化必然会有考中举人进士的那一日,那一日不只是盈盈可以光明正大地穿戴凤冠霞帔,就连自己这个岳父也是受用不浅。

而那一刻周奎和周盈盈也明白了陈仁锡之所以忙着帮盈盈和宜兴杨氏联姻的打算。那就是陈仁锡想借助盈盈和杨铭化的婚姻关系,争取到宜兴杨氏对于自己的支持。毕竟烂船也有三磅钉,宜兴杨氏的祖先杨庄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是洪武朝功臣仅存的硕果之一,也是朱明朝廷如今仅存的一点君臣相得的脸面。虽然宜兴杨氏如今没有人出仕做官,但是就凭他们是杨庄后人,就是如今的皇室愿意多照顾一下宜兴杨氏。如果自己和宜兴杨氏的关系更进一步,那么自己就能借助宜兴杨氏在如今皇帝心中的地位来为自己考上进士之后的升迁铺路。虽然陈仁锡现在还没有考上进士,但是陈仁锡也考未雨绸缪为自己中进士之后提前做打算。

事到如今,盈盈也明白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的道理,陈仁锡拉拢宜兴杨氏颇有些结党营私的嫌疑。其实盈盈毕竟和陈仁锡没有血缘,利用盈盈和宜兴杨氏建立关系远不如联姻长洲陈氏的嫡女,但如果陈氏嫡女直接和宜兴杨氏联姻,那么他们结党营私的真实目的自然就在大家伙儿面前暴露了。而如果是自己的学生盈盈和宜兴杨氏的弟子联姻,那么这样陈仁锡结党营私的的表现就不那么突兀而让人厌烦了。

对于陈仁锡利用自己和宜兴杨氏结盟的意图,盈盈虽然理解但是并不彻底赞同。理解是因为在大明朝党争日益严酷,要想不党不群只是当一个中间派干实事,其实是很困难的。前世朱由检最信任的大臣杨嗣昌就是中间派,但是最后他的一些意见被人排挤,最后一条也没有彻底落实。一方面是因为他和满清议和的主张真的颇有屈膝投降的猥琐样子,自然被清流诟病,另一方面则是他在朝廷上没有得力党羽支持,因此除了几个投机派其实也没几个人真心认同他的意见,自然他一件事情也干不成。

陈仁锡想和宜兴杨氏结盟,然后再政治上有所立足的策略其实未尝不可。但是盈盈知道,陈仁锡和宜兴杨氏通过自己和杨铭化联姻而结党营私的打算终究不是正道,因此上苍不会保佑于他,他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他未来和宜兴杨氏的结盟不会那么顺利的。正如前世的杨嗣昌,因为他走错了屈膝求和,卖国求荣的道路,上苍并不保佑他,自然到最后功亏一篑,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谈到最后,陈仁锡突然对周奎和丁氏说道:“周兄,要不要我收盈盈作为弟子?”

盈盈知道自己最后的姻缘落在了信王朱由检的身上,因此对于和宜兴杨氏的联姻不怎么感冒,对于他们如何提亲求亲的事情也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在那里感慨命运的强大,兜兜转转,自己又重新成了师父的弟子。

虽然晚明思想比起明初思想开放了不少,但是男子收女弟子还是让人有些诧异。陈仁锡看着周奎和丁氏惊讶的目光,也知道自己的举动让他们不理解,就说道:“我们只能帮盈盈嫁到宜兴杨氏,至于盈盈能不能在杨家立足,还得看杨铭化如何待盈盈。杨铭化现在就在我家无梦园读书,我收了盈盈为弟子,也把她带到无梦园,正好让他们小夫妻以师兄妹的名义提前相处,加深彼此的感情。如果运气好,不用我们用杨思南先生和周癫仙之间的婚约,那杨铭化自己就看上了盈盈,然后自己主动上钩了。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听了陈仁锡这般草蛇灰线的巧妙安排,周奎和丁氏都佩服陈仁锡的心思缜密,而盈盈却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这位师父的心机深沉,也不由得感慨那个名叫杨铭化的倒霉蛋。他以为自己是自由恋爱,其实这份爱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深远的布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