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谈不成,客人就只有离开了。
数九寒天,小钱老板的额头一阵阵冒汗,几乎战战兢兢地把她们送到了门口,才小声解释道:“实在对不住,自从十六年前,家父的得意之作被贵人说意向不好,他就在这点上十分较真儿,也很少做美人灯了,老人家脾气倔强,怠慢您二位,我替他向您道个不是。”
女子好奇似的问道:“旁人都说钱老板八面玲珑,从不得罪权贵之人,怎么也会落下这样的心结?”
小钱老板见问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
客人便也没有追问,离开钱家上了马车,往城西去了,小钱老板看着马车的去向,望了望西边,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府内,关上了大门。
——————
马车上,林诗音有些好奇:“你单挑这嫦娥奔月图来说,是知道那位钱老板有忌讳?”
若是旁人有可能是偶然,但邀月的心思这样密,不会无的放矢。
顾绛笑道:“这说起来,其实是一桩秘事,掺着些隐私。当年钱不二也曾是官宦子弟,因获罪而被罚,他本有个未婚妻,两家世代交好,在官场中也互相扶持,问罪时也难免一起落没,他那时还有世家公子的傲气,即便沦为罪人,也想着‘君子固穷’,熬过这几年,一切都可从头再来,没想到他那未婚妻却为了告发有功、减缓罪行,拿了所谓的私下通信,告他六条罪名,自己得以免除了奴籍,钱不二却罪上加罪,没入宫廷,再无翻身之日。”
这世上有生死相随的痴心人,也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寻常人,还有踩着对方向上爬的负心人,或男或女,都是一样。
曾经也有着书生傲骨的少年忽的就明白了,仁德情义都是狗屁,君子只会被欺,只有钱和权是真真切切的立身之本。
你若不向上爬,就会被别人踩下去。
所以他想尽办法一点点爬出底层,又以相似的身世经历打动老聋爷,成了老聋爷的第一个弟子,跟着师父脱出了奴籍。
林诗音沉默了片刻,叹道:“难怪他不愿意做‘嫦娥奔月’,他那未婚妻在他心里,多半和窃药奔月的嫦娥一般。”
“不单单是如此。”顾绛又道,“钱不二原本在制作美人灯上并无忌讳,他家传的诗书,尤其擅画美人,也很懂得扬长避短,当年他的美人灯也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城东元宵时架起灯架,那些大户人家都往架子上挂灯张彩,他的灯都是挂在第一位。”
“十六年前,太后病重,皇帝就召了亲弟弟进京,以防不测,没想到太后见到久别的幼子,心情舒畅欢喜,病竟然慢慢好起来了。皇帝一高兴,就要在元宵这一天带太后和康王赏灯,结果在看到城东第一盏嫦娥奔月时,康王世子却说这灯虽然精致,但意向不好,有月圆人散之意,他不喜欢,皇帝听着也不好,就让人撤了钱不二的灯。”
林诗音惊道:“小钱老板说的贵人,就是这位康王世子?”
顾绛悠悠道:“对钱不二来说,这位康王世子不仅仅是贵人。康王与王妃感情不错,康王妃出身高贵,美丽聪慧,唯独成亲多年,膝下无子,皇家是真有王爵位要传承,太后就给小儿子找了些姬妾。康王世子便是妾室所生,康王只有这一子,世子刚出生,就被他抱到王妃膝下抚养,还不让那妾室和世子亲近,没几年,这妾室就郁郁而终了。康王世子对他亲生母亲没什么印象,也没有感情,看到那灯,想到的也是康王妃,觉得不吉利,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曾是制灯工匠的未婚妻。”
林诗音闻言诧然,转而沉默,良久才叹了一口气。
顾绛却觉得有些意思,笑道:“当初钱不二的未婚妻虽然脱罪,可坏名声却传出去了,京中家家都知道她做的事,她父兄因她此举跳出火坑,她父兄却嫌弃她狠毒的名声。太后为幼子寻姬妾时,太后自然挑的都是家世清白的姑娘,本落不到她头上,可别人也有不愿意让女儿千里迢迢随王就藩,还为人妾室的,她父兄收了好处,将女儿充作旁人的养女,将她远远支了出去。”
“钱不二被撤了花灯,总要知道缘由,多方打探下得知了其中内情。他多年前就被这女子踩了一脚,多年后,居然又被她的儿子无意间踩了一脚,从此落下了心结。”
“这是旁人以为的,他不愿意再做嫦娥奔月的原因。”
林诗音不解道:“旁人以为?”
顾绛点头:“其实,多年过去,钱不二早不再把旧人放在心上,他自己也知道嫦娥奔月的意向不好,本不该在元宵时放这盏灯的,被撤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至于钱不二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没有继续往下说,林诗音也没有追问,他想说时自然会说,不想说时,追问也问不出什么。
林诗音只是好奇:“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顾绛道:“钱是人用来称量价值的工具,只要有了价值,就可以用钱来交易,你可以理解为,我曾经非常有钱,而为了让这些钱流动起来,我需要知道很多消息。”
林诗音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微笑道:“我还可以怎么理解呢?”
顾绛指向自己的眼睛:“你还可以理解为,这都是我看到的。”
林诗音问:“十六年前,你在京师?”
顾绛道:“不,我不需要在京师,也可以看到,只要我想。”
邀月纤细的手抚过眼角,那漆黑的眼珠好似放大了一些,眼瞳内还有一圈弧光,好似重瞳一般,这是他得自关七那一世的眼睛:“突破后天返先天,修天人之道,必然被天心所动,看见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痕迹。我不喜欢看还未到来的未来,但有时候会去看已经发生的事情。”
“看多了,便渐渐明白,除了运势的起伏不定外,世间事,大多自有它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