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全家与男神一家在古代逃荒种田 > 第99章 新村建成

第99章 新村建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着谷宋两家雇的人,全部转移到修建村学堂和村道路中。

之前就已经修建了一半,有了更多的人加入,没几天就修建完毕,包括打造好要用的桌椅。

谷小雨的外婆家和宋祁的阿爷宋大爷家也陆续建好,搬进新家。

随着其他村民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家,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或大或小,却都有着相似的精致与温馨。

每一户人家在房屋落成之际,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自豪,孩子们在新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忙着整理新家,布置家具,迎接新生活。

整个村子新面貌已初步成型,错落有致的房屋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下显得格外温馨。

村学堂的白墙黛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桌椅。

村子的主道路被加宽了,修得很平整,两旁预留的花池与树坑,只等将花草树木栽种其中。

被山泉村雇用的外村村民们,都揣着这段时间辛苦挣来的工钱,满心欢喜地准备返程。

他们非常感谢山泉村能给提供这么好的活计,每天能吃饱,还有不错的工钱,尤其是在谷宋两家干活的人,这段时间可是吃了不少荤腥呢。

虽然每天都在干活,但感觉自己的都长了一些肉呢!

回去之前再回看这焕然一新的村子,大家无比羡慕,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安稳的家。

这应该是全县最美的村子了吧。

尤其是当听闻山泉村的众人是从北方山村逃荒而来,都不敢置信。

哪有逃荒之人,还有如此境遇,家家户户建砖瓦房。

这没逃荒之前该是多富有的家族呀?

其实山泉村的新村民,也就是宋家村的众人搬进新房也不敢置信,都感觉是在做梦。

没想到历经半年多的逃荒生活,他们都好好地活下来了。

不但活下来了,还成功落户,还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砖瓦房。

虽然大家都快掏光了家底或者已经掏光家底,但是他们现在有房有田呀。

这天气也渐渐转暖,马上要迎来春耕时节了呀。

村里的农田早就在登记落户的第三日,县衙派了专门差役前来丈量划分,现在已经分田到户了,每家每户都清楚知晓了自家田地的位置与亩数。

谷家两家各有二十亩田,其中五亩田是世业田,十五亩属于丁分田。

因为他们两家都只有一个满十八岁的男丁。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摆在山泉村众人面前。

这里是南方山村呀,要种水稻的呀!

他们这些北方人以前没种过,不会呀!

其实谷宋两家的父母是知道如何种植水稻的,毕竟他们是在乡下长大的,只是随着各自的发展,走出了村子,也就脱离了土地。

但是种植水稻的记忆与经验还在呀。

两家人商议后,决定给宋大爷出主意,邀请秦大爷来村里帮忙指导大伙种植水稻。

之后由宋大爷组织村民们,按照秦大爷的指导逐步开展春耕事宜。

谷宋两家的父母只需把握每个关键节点,从旁指点确保正确操作。

宋泽启带着人去秦家村邀请秦大爷,秦大爷欣然应允,随即便来到了山泉村。

他不顾路途劳顿,第一时间就走向田间,为大家详细讲解水稻种植的各项要点。

从选种开始,他告诉村民们要挑选颗粒饱满、色泽光亮且无病虫害的稻种,这样才能保证出芽率高、幼苗健壮。

他居然还带了一些稻种来做示范。

如何整理水田、育秧、插秧到后期田间管理如灌溉、施肥、除草、除虫等一系列过程都讲解的很详细。

宋祁和谷小雨配合着将秦大爷所讲的重点内容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例如在插秧时,明确说明了每亩地适宜的插秧数量以及行间距,确保水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与养分吸收面积。

图画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系列过程的场景,让不识字的村民也能一目了然。

并且张贴在村口公告栏处,方便村民们随时查看学习。

是的,谷小雨对村口做了规划,在古树下面做了休憩长椅,还在旁边设有公告栏。

如今,这里成了村子里信息交流与村民们休闲聚集的重要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