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谷小雨仍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村里房子若都雇人来修建,需要耗费多少资金和物资,回去再根据父母那边买砖瓦等材料的预算情况,再合计是否需要多雇用一些工匠。
毕竟这劳动力真是很便宜。
能快速将房子建起来,乡亲们就能安心开始春耕,孩子们能重新回到学堂,家里的四位可以安心备考,她也能开始为了新生活奋斗。
宋祁快速安排刚雇用好的工匠们,给他们一个时辰带上必备的工具和行囊,在城门口集合整队,一起出发去山泉村。
“走吧,我看东市的粮铺开着,雇了那么多人,我们得再买些粮食囤着。除了粮食,还得购置些盐巴、干菜之类耐储存的食材。另外,也不能忘了准备些炊具和餐具,总不能让大家用手抓着吃饭吧。”
东市有些涉及生活物资的铺子都已重开营业,他们需要的物资还是可以买到的。
这也侧面反映出此地的商业活动正在慢慢恢复,百姓的生活也在逐步回归正轨。
三人穿梭在各个铺子快速将需要的物资采购齐全,当然这些物资都已经被谷小雨悄悄收进空间。
来之前谷小雨没有抱希望能买到粮食,因为之前周夫子就说过县城内粮食价格飞涨还很难购得。
现在短时间内,居然这些物资都能顺利购得,虽然价格还是比较高。
但谷小雨他们也顾不上许多,为了房屋顺利修建,多花费些钱财也是值得的。
在他们回到村子之前,父母四人已经将砖瓦等材料都运回了村子,一下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乡亲们主动过来帮着搬运和整理。
也有不少村民趁机打听价格,盘算着自家是否要建砖瓦房。
谷小雨他们带着一百来号工匠浩浩荡荡地回到村子,再次引起了一阵轰动。
在得知每天工钱二十五文时,又开始盘算着自家是否要雇人。
只是盘算来盘算去,怎么都算不清楚。
宋大爷脑筋转得快,就立马拉着谷小雨询问是否能根据她设计的房子给出一个大概的建房成本。
不错呀,都知道要算成本账了。
谷小雨承诺尽快将预算明细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
宋祁已经在安排雇来的人着手搭建窝棚,今日要先把他们暂住的窝棚搭建出来,好让大家有个遮风挡雨的休憩之处,也能便于后续工作的统筹与开展。
大家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带上工具进山伐木。
宋祁也是想在搭建窝棚的过程中,选出几个工种的负责人,以便在后续大规模的重建工作里能有得力的助手,让工程推进更为高效有序。
这么多工匠的吃饭问题可是个大事,谷小雨不想让家里的亲人太过劳累,就拉着两位母亲商量,准备在自己村里请几位大娘或者婶子来负责做饭。
两位母亲点头称是,经过这半年的相处,她们也知道谷小雨的考量周全,就选老实且家里较困难的几位大娘和婶子。
就这样谷宋两家的房子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由于人手充足,加之宋祁严格把控进度与质量,谷小雨将房屋如何建与所有人充分沟通交流,施工速度进展迅速,一天一个样。
宋泽林和谷云峰负责所有材料的调配与统筹管理。
而负责做饭的大娘和婶子们也十分尽责,不需要太复杂,就凭借那白花花的大米饭,都让工匠们吃得心满意足,更别说谷宋两家为他们提供的伙食时常还有额外惊喜,每天有荤腥改善伙食。
就算为了每天能吃到白米饭,不少工匠们也不愿失去这么好的工作机会,都卖力地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
他们深知这份工作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攒下一笔钱补贴家用。
而乡亲们在看到谷小雨给的几个设计方案和预算明细后,有些人立马拍板要建砖瓦房,而且还是谷小雨设计的漂亮房子。
谷小雨将所有房子风格统一,只是根据家庭规模的大小对房屋的布局和面积进行适度调整。
对于人口较多的大家庭,她会增加房间数量,设计宽敞的堂屋以供家族聚会和议事,同时打造多个卧室和储物间,
对于那些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她巧妙地规划出多间卧室,围绕着一个宽敞明亮的堂屋呈环形或对称分布,既保证了家庭成员各自的私密空间,又方便日常的交流互动。
而对于人口较少的家庭,房屋则设计得更为紧凑温馨。
所有房子都融入了现代的卫生间和浴室,这也是大家都极为向往的,他们在隐居山谷是看到过谷宋两家的卫生间。
那个不臭的茅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