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全家与男神一家在古代逃荒种田 > 第96章 进城

第96章 进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一早,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谷宋两家人便已收拾妥当一起进城。

昨晚商议建房事宜时,两家人就达成共识,不能只靠村里人苦干。

村子里要建二十多户房子,工程量巨大,以前建设隐居山谷时没条件雇人,如今有条件了,就没必要亲力亲为,把自己累垮。

所以他们决定今日进城,除了采买砖瓦、木材等必需的材料,还要留意打探一番,瞧瞧能不能多雇些人建房子。

他们的诉求就是尽快将自家房子建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抵达县城门口,瞧见有少量人在排队登记落户。

昨日在城门口办理落户手续的时候,谷小雨和宋祁就和何彦打听得知现在县城并不是完全自由通行,只有户籍在城里的百姓可以凭借籍书出入城门。

就如周夫子一家,昨日办理好户籍就直接回城了。

对于非县城户籍的的百姓还是要办理入城手续,如今各乡村秩序还未恢复,没法像以前那样到里正那办理进城的“公验”。

但是城门口临时设有办理入城“公验”的差役,需缴纳每人三文钱办理费用,进城时每人需交两文钱进城费。

这个“公验”有效期为一个月。

谷宋两家人找到办理公验的棚子,因无需排队,他们将籍书交上去,很快就办理好了。

负责核验的差役接过籍书,确认无误后,收取每人三文钱的办理费用,开具了相应凭证。

两家人拿着那个木牌“公验”,交了进城费,顺利入城。

谷小满兴奋得直搓手,“哎呀,来这还未进过城呢,咱们今日好好逛逛这古代县城。”

“县城刚经历天灾人祸,约莫不会太好。”谷云峰看着跑在最前面的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谷小雨在旁附和:“我听何彦讲,城里好多房屋被大雪压垮了,不少铺子都关了门,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咱们还是尽量少闲逛,早些把工匠师傅找定,采买好材料才是要紧事。”

一行人沿着主街前行,路上行人甚少,街边的房屋不少被积雪压垮了半边,破壁残垣歪歪斜斜地矗立着。

他们兵分两路,父母四人直奔西市的砖窑铺子,谷小雨姐弟和宋祁去东市的佣肆,主要负责雇人。

这些都是昨日和何彦打听好的。

“泽林叔,这些是我们两家需要用到的石板图纸和陶管图纸,这些约莫没有现成合适的尺寸,您到了砖窑铺子或者陶器铺子,可得跟老板好生商量,看看能否定制。” 谷小雨从背篓里掏出昨晚画的几张图纸。

宋泽林接过图纸,细细端详起来:“小雨这丫头真不错呀,这些图纸画的是咱们两家化粪池需要的石板和管道,能想到用陶管代替PE管,还真是聪明呀。”

“嘿嘿,院子里铺路用的石板,你根据我给的数据比对挑选就行,这些约莫有现成的,至于各类材料需要购买的数量我在最后面的图纸上有详细列表。” 谷小雨又补充道。

“行,你放心,这些于我可是专业的,就算不给我采买数据,我也能估算出来,别忘了你叔我以前是干啥的。” 宋泽林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

“对哦,咱叔可是干工程的大老板,应付咱们两家这小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谷小满在旁笑嘻嘻地接话。

双方约定办好事情就各自直接回村无需汇合,便快速分头行动起来。

且说父母四人脚步匆匆直奔西市,一路上,看到的尽是雪灾与战乱留下的疮痍。

原本热闹的集市冷冷清清,偶尔几个行人也是面色匆匆、神情疲惫,街边的铺子大多门窗紧闭,沿途居然还有不少铺子贴着封条,还有不少挂着歇业的牌子。

看来还在灾后重建阶段,处处弥漫着萧条与破败的气息。

原本宽阔平坦的街道,如今坑洼不平,积雪消融后留下的泥泞肆意横流,马车驶过,溅起一滩滩浊水。

街边的树木也没能逃过一劫,好些枝干被积雪压断,只剩光秃秃的半截树干,更添几分凄凉景象。

为了节省时间,四人决定分工协作,谷云峰夫妇带着图纸找陶器铺子,定制谷小雨设计的陶管,这些陶管除了用于化粪池,还有室内的自来水管使用。

谷云峰夫妇一路过来看到好几家陶器铺子还未开张,他们沿着街寻摸,最终在一条小巷子里寻到了一家还在勉强维持的陶器铺子。

铺子虽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店内摆放着一些简单的陶器制品。

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角落里修补一件破损的陶器。

谷云峰上前,客气地说明了来意,并递上了图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