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全家与男神一家在古代逃荒种田 > 第33章 去霄州

第33章 去霄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哦,你小时候寒暑假可经常在外婆家住呢。”

“我们多摘些,这个世界喝茶的方式类似我们那的唐代,以煎茶为主,是将茶叶碾碎,加盐、茱萸、葱、姜等熬成粥的吃法,实在吃不惯。”

“你咋知道这么清楚?”刘时秋问道。

“原身有一次跟她父亲去县城吃过一次茶。” 原身的父亲对他这一对儿女甚是宠爱,尤其是女儿,这点倒是和谷小雨的父亲一模一样。

谷小满也凑过来,“姐,那岂不是这里的茶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呀,要是我们能把我们那个世界的泡茶方法引入这里,说不定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呢。”

谷小雨微微点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要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饮茶习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后有机会可以试试。”

没看到两只小狼崽在身边打转,谷小雨疑惑地问道:“雪球和墨宝呢?”

“他们跟着祁哥和舅舅在前边打猎呢,别看他们才两个来月大,居然还会追着兔子跑,就是太皮了,看啥都好奇,尤其是鲜艳的花花草草。” 谷小满笑着说道。

“没想到,还是两只臭美的小东西呀。” 谷小满笑着摇了摇头。

“可不是嘛,刚才还在玩红色的蘑菇,亏我发现及时,否则不得躺板板了。”

谷小雨忙问:“红色蘑菇?”

“对啊,咋了?” 谷小满看到姐姐脸上有一抹惊喜之色。

“先带我去看看。” 谷小雨将手中的藤茶放进刘时秋的背篓里,就跟着谷小满去找红菇。

谷小满一边走一边说:“姐,你看,这一片好多这种红蘑菇,我担心两小只误食,就把它们带去跟着宋祁哥打猎了。”

谷小雨蹲下采了一朵红菇,仔细端详,发现此菇的菌盖正面深红,中心位置暗红,并有横皱纹,菇脚粉红色,和上次同事拿给她看并教她辨认的红菇特征完全一致。

她已经能确认这就是被称为 “菇中之王” 的红菇。

“小满,快把这些红菇都采了,我们要发财了。”

“姐,你说这个红菇可以吃?”

“是啊,这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一般只能野生,在现代卖上千元一斤呢,好像在古代也是贡品。”

“真的吗?不是都说红伞伞白杆杆,吃了躺板板吗?还有越鲜艳的蘑菇越是有毒的。”

“放心,我之前有个Y省的项目,在那边吃过多种菌子,当时好奇就让那边的同事手把手教了我辨认了几种名贵和常见好吃的菌菇。”

听到老姐如此笃定,谷小满现在看到眼前这大片红菇,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立马蹲下小心地一朵朵采摘起来。

谷小满一边采摘一边好奇地问道:“这红菇和松露比哪个更贵?”

“松露是O洲贵族追捧之物,在我国 Y 省、S 省等地可就普遍了,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猪拱菌’。我们的烹调习惯更多是将菌块炒制食用,与O洲人将成熟的松露作为珍稀调味品不同,尤其是在 Y 省,煮熟的松露和其他菌菇一样,成为红烧肉、米线、小笼包等很多食物的配菜。在古代松露可比不过我们眼前的红菇,能与红菇媲美的有鸡枞菌、竹荪、羊肚菌,最贵的就数黑虎掌菌。” 谷小雨耐心地解释道。

“姐,你咋知道这些?”谷小满继续问着。

“之前在Y省做项目的时候,经常吃菌子火锅,那边有个同事和我科普的。有次他带我去吃米线,里面就有松露,他就和我说了一些O洲松露和我国松露的两种境遇。在我国单 Y 省的产量就是F国的百倍,价格能不比他们便宜很多嘛,他们还说我国黑松露质量低劣,远不及O洲的黑松露。简直是胡说八道。”

谷小满见自家老姐越说越愤愤不平,忙说:“姐,我们赶紧采完这处的红菇,还可以去附近再找找。”

谷小雨转头就欢快地采着红菇,但心中有一丝丝的疑惑,这个菇一般在夏季和秋季的八九月份长出来,现在都九月底了,居然还能有这么多红菇,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她加快了采摘的速度,想着多采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大家的食物储备,说不定以后还能换成银钱呢。

两人刚把这一片红菇采完装满了半个背篓呢,谷小雨收进空间,这样就不用担心红菇会坏,开始继续在附近找寻红菇,这么贵的红菇当然是多多益善咯。

还真让他们在附近寻摸到了红菇,两人沉浸在“采采采”的喜悦中,渐渐地也远离了刘长风之前交代的安全活动范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