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听到城楼上士兵的喊话,大概意思就是玄城不再接收流民,大家尽快散去,否则将会放箭清退。
城门口有些流民却反应更加激烈,他们朝着城楼大声叫骂起来,指责玄城出尔反尔,不顾他们的死活。有些则是跪地不起,苦苦哀求着城门上的士兵开恩放他们进城。也有人听话地开始后撤,担心僵持下去会有危险。
不知怎么的,人群中突然涌起一阵恐慌,人们开始推搡着、拥挤着,仿佛失去了理智一般,那场面极度混乱。
接着听到一阵阵惨叫声传来。
谷小雨回头看去,只见城楼士兵竟然朝着人群射箭,城楼下的百姓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有的人被箭射中,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有的人则被拥挤的人群踩踏,发出绝望的呼喊。
宋祁快速追赶上来,“别看,往前走。” 谷小雨被宋祁的话语拉回了神,连忙收回目光,加快脚步跟上队伍。
众人在惊慌中拼命地远离城门,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一路疾行,直到走出了一段距离,确定暂时安全后,宋大爷敲响休息的铜锣声,大家才停下来原地休息。
众人围坐在一起,交头接耳,同时在讨论刚才城门楼发生的可怕一幕。
宋祁和谷小雨看着疲惫而又不安的众人,他们知道,现在必须尽快确定未来该去哪里。
谷宋两家人默契地凑在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宋祁将刚才在城门口打探到的消息简单阐述,玄城是在四天前关闭城门不再接收流民,具体原因不明,初步猜测是流民太多,玄州无法负担。
据了解,接收流民除了落户,还需提供一个月的救济粮食和少量土地。
导致他们错失进城的原因,大概就是栩州旱灾严重和束州旱灾加剧,大批百姓在他们之前涌入玄州,导致玄州压力骤增,不得不关闭城门。
众人陷入了沉思,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谷小雨忙问:“有打听到其他愿意接收流民的地方吗?”
“没有。” 宋泽林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儿子,我们要不考虑折返回去岐州?那个罗老爷子应该还会帮忙落户吧。” 宋泽林又提议道。
“岐州不也在干旱吗?别折返回去又重新找地方。” 谷云峰微微皱眉,提出质疑。
宋祁略作思索后说道:“我建议赌一把去霄州。”
刘时秋疑惑地问道:“为啥是霄州呀?霄州愿意接受流民?”
宋祁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你们知道为啥玄州之前愿意接受流民吗?”
“为啥?” 谷小满好奇地追问。
宋祁缓缓说道:“玄州之前是楚王的藩地,其幼弟在三年前登基为大晟的新帝,他与梁王趁着新帝刚登基且北方旱灾之际起兵造反,去年玄州被朝廷平乱,并颁布了多项惠民政策,如免徭役赋税三年,分田地等,经历两年的战乱,人口锐减,故而接收流民。”
谷小雨很快就抓住关键之处,“你的意思梁王被朝廷剿灭,藩地霄州也会被朝廷接管,届时就会有类似的政策?”
“霄州短期内会被朝廷管控吗?别我们过去了,那里还在打仗。” 谷云峰担忧地说道。
宋祁说道:“你们还记得赵毅吗?我和他侧面打听过当前南方局势,他出于我们对其主家有救命之恩,便将知道的朝廷局势全盘托出。我们逃离的清州和隔壁的云州发动农民起义,被朝廷强势镇压了,这场起义牵制住了朝廷部分兵力,导致朝廷对梁王的藩地暂时无暇顾及,不然霄州和玄州一样早已被朝廷平乱成功,接手管控了。”
“看样子罗家在岐州不仅仅是富商那么简单,肯定有很大的势力背景。” 刘时秋若有所思地说道。
“能承诺给我们一百多号人在岐州落户,那起码也得是岐州刺史或者某个县令才敢如此行事。” 宋泽林分析道。
“北方起义牵制住朝廷兵力,那岂不是霄州更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朝廷完全管控。” 谷小雨把话题拉回来。
“当时赵毅说北方的农民起义被快速镇压,梁王虽然得以喘息,但与朝廷的对战一直是连连失利,现在朝廷全力围剿梁王,我推测霄州短期内会被朝廷接管,一旦平藩成功,为了稳定局势、恢复民生,会放松落户政策,还会推行多项惠民举措。”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前往霄州呀!” 宋泽林急切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