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想得到,和乔小灵结婚,是倒霉的开端:
那天一早,罗秀带着亲友冲到领导办公室,甩出他和蔺自芳、乔小灵的暧昧照片,声泪俱下地控诉他人品有重大问题。
死女人的控诉还没完,他两个死对头赶过去凑热闹,把一应关乎他工作失误徇私拿回扣的证据交出,大喇叭一样宣扬出去。
那些证据,他百口莫辩,顶层领导就算想保他也不可能。已经闹开的事,谁能在众目睽睽下销毁照片录音,颠倒黑白?何况,顶层领导没任何一个与他关系那么亲厚。
听着、看着乔小灵左一出右一出的时候,欧利民佝偻着肩背坐在沙发上,低着头思量,唇角笑意中的讽刺越来越浓。
亏他动不动给人看运道,却从来没想过审视自己,也给自己看一下。
刚结婚就离婚?那不可能。
他目前的条件,如果再次离婚,不可能找到年纪女性,如果找到反倒奇怪,那得先考虑一下对方是不是被拐卖的。
她那些小算盘,傻子都看得出,要把他当长期饭票而已。他本来的打算是逐步感化控制她,现在做到比较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横竖他丢了饭碗,往后很难再好起来,那就不妨全心全意应付着哄着她。
她是落到没人没钱的地步了,但不是还有个与她身份对调的乔若么?乔若现在手里的钱可不少。
他想的没错,乔若现在手里的钱不少,已经到了钱对她而言只是个数目字的地步——不是现金让她到了那地步,而是那么多钱都不是利用专业或兴趣爱好赚的,在她看,比白捡的稍微有些价值而已。
由此,一早出门前,她给薛青留了两千块现金,权当彼此重头来过,有必要还给薛青,托卢阿姨转交。
开车出门后,乔若去了蒋奕在外的住处。
相处到这么熟稔才知道,他晚间十点多之后就会离开蒋家,回自己的住处。
他长期失眠,是蒋老太太告诉她的。
说心里话,乔若听到时很意外:他平时的样子,根本看不出有任何问题。而长期失眠,又哪里是没重大原因的。
下车时,乔若拎上自己和卢阿姨一起做的灌汤小笼包和油条豆腐脑。
敲门三下,蒋奕很快来应门,神色柔和,“让你来接,真不好意思。”
“谁叫你朋友一个两个都太谨慎,不急着买车,倒总跟你借车用?”乔若笑着进门,把早餐给他摆上餐桌,“快吃。”
“你吃过了?”
“嗯……”乔若看一下足够三两个人吃的食物,“还可以再吃一些,开车还是很累的。”
蒋奕莞尔,自然听得出她是有意迁就,“谢了。”
“乱客气。”乔若径自去厨房,找来辣油,倒在小碟子里。
蒋奕一向是乐意纵着她这些习惯的,“有现成的可以吃的云腿,蘸着辣椒应该更可口。”
“那可太好了,刚刚居然没发现。”乔若笑逐颜开,又跑去厨房。
蒋奕拿起白瓷小勺,舀了一口豆腐脑入口,扬了扬眉。
实在是美味。
乔若可不就是这样,只要是拿出手送人的,就必然是很好的。
死孩子一旦有了灵气,真是方方面面令人可喜——这是他对之前、如今的乔若的真实评价。
最可喜的,自然是与她成为朋友。
乔若折回来,开始尽情享受云腿的好滋味。
蒋奕瞧着她,始终笑微微的,自己吃好了,给她沏了一杯清茶。
吃饱喝足,两人一起去郊区。
这次不是去田大爷家里,目的只是监视包工队完工的质量和效果。
万幸,包工头的形象和人品一致,加之乔若给的条件优渥,从头到尾都是做到了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层面。
查验之后,乔若和蒋奕都是满意的。
不论怎样,格局是十年二十年不会落伍过时的,要调整内外格调都容易得很。
乔若当即取出备好的现金,付给包工头所余的一应费用。
包工头喜出望外,写下收据后连声道谢。
不等乔若出声,蒋奕已经开口:“明年开春儿,后面两个院子都要重建,基础工作的规格、我给的薪酬大致一样,你要是方便,这就签一下合作协议。”
包工头已经是双眼亮光,哪有不应的道理。
一头雾水的倒只有乔若。
蒋奕什么时候把后面两个院子买下来的?
这问题,在回市里的路上,她少不得问他。
蒋奕却是轻描淡写:“奶奶建议的。”
“别拿奶奶说事,她又不可能找人监视你。”
“好像你很了解奶奶和我似的。”
“……?”乔若把情绪用眼神递给他。
这回,轮到蒋奕默了默,“奶奶监视过我,结论是我更好一些而已,我是她最好的选择。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但归结到初衷再到现在,答案就是那么简单。”
乔若控制着自己,隐隐约约的,终于是对小说里的剧情有了几分释然:他没必要作死,但身边所谓的那些亲人,一个个的都在有意无意推动。
前世的蒋老太太,按乔若猜测,该是遇到了重大事故从而隐忍,才能数年间坐看蒋静轩和蒋奕兄弟相残。
不,或许那个重大事故一直都在,如今只是没人找到老太太面前直接威胁罢了。而只要到那一天,老太太就得让儿子儿媳回家,坐视他们胡作非为,重复前世蒋奕背离一切潇然一身的旧路。
那么,那到底会是什么事,能让老太太那么在意?
思及此,乔若不想再为此耗费精力,直白地表达出所思所想:“好些论断只是我的猜想,要是不对,真要恳请你当我没说过;万一对了,那我或许能给你支招。
“蒋奕,我不认为你能妥善处理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