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婆歪头回忆了半晌,答道:“那可要不少银钱,单是一年的租金,一个两间屋子的铺子便要近三十贯钱。杜娘子是想开食肆吗?”
孙阿婆想,这小娘子虽说庖厨的手艺不错,但若是想开食肆,只怕在这银钱上,便是个过不去的难关。
杜时笙笑着摇了摇头,道:“儿只是问问,三十贯钱岂是随随便便能拿出的。”
孙阿婆点了点头,想起自己还有一事差点忘了,便忙把那只楠木食盒推到杜时笙面前,笑道:“这是掌柜娘子今日特地给送的,说是那户大官赏的清明糕点,老身拿来给杜娘子也尝尝。”
只见盒子里有白色绿色两色糯米团子,白色团子上点缀粉色桃花瓣,绿色团子则用白色花瓣儿装饰,晶莹剔透,卖相甚是不错。
“这是青团吗?”杜时笙问道。
“正是,但是可比我们平日吃的艾草团俊多啦!”孙阿婆笑眯眯地扣上盖子,递到杜时笙手里。
“阿婆,时笙在阿婆家借住养病,银子尚未偿清,再收阿婆如此贵重的糕点,如何使得!”杜时笙连忙推辞。
孙阿婆早已想到杜时笙定会如此,已是起身开门要走:“杜娘子明日再做一遭煎饼卷鸡蛋,让我们祖孙二人放开怀吃一顿便是。”
杜时笙无奈,只好收下。
孙阿婆走至门外,又瞧了瞧屋内的杜时笙,面上有种说不出的神色,不知是懊悔,还是心疼,抑或是期待。
她看了半晌,方轻轻掩门离去。
杜时笙心下有些好奇,古代官户吃的糕点是个什么味道,便拈了一个绿色的团子尝一尝。
是红豆馅,入口软糯,馅料偏甜,本朝人对甜味向来多多益善。杜时笙吃不大惯太甜的糕点,想着等病好了自己也做点前世爱吃的枣泥馅儿,芝麻馅儿的青团尝尝。
想到这,她就觉得十分有必要去查看下自己的家当,心里有个底。
孙阿婆仅靠绣活儿便可养活一个束脩的孩子,可见,如若有一技之长,便可过活下去。
那当下的自己,既不似前世,手不能抬脚步能迈,在这大稷,又怎会生活不下去。当下之急,是查看下自己的家当,再做打算才是。
她从床下拿出檀木匣子,心下忐忑,不敢抱有太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