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沈风华轻笑,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切实际的笑话,一贯清冷的眉眼中含着笑意,她摇摇头道:“想法是好,不过就算提了也不见得能被同意。”
李婳不解,等着沈风华解释。
沈风华也不藏着,立刻道:“有权势者手握那么多卖身契,难保没有在官府备案受许可的。未被许可,那就是拐卖,他们就是买家。上头真查起来,他们岂不是首当其冲受罪?这种麻烦事,何必提出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她摆了摆手,此时语气中似乎带了几分自嘲,“这也罢了,毕竟就算事发,权贵们自有道理,大不了补些金银也就糊弄过去了。最怕平民百姓有购买人口的为了恶行不暴露,一不做二不休,狠心杀人灭口。”
说到此处,沈西席也没了笑,再度回到原先那个严肃的老师模样。
与此同时一侧传来极细的声音,鼓足了勇气道:“可是,哪怕不同罪,被拐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活啊。”
小鹄手扣着琴弦没有再弹,她身体朝向两人,见沈风华等人看过来,只是指间轻微动作,撑着不率先挪开视线。
“古来被拐的人那么多,可是又有几个能逃离出去?就算逃出去了,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些经历。他们原本生活的好好的,却因为别人私欲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无论是卖家买家都难辞其咎,自然该同罪的。”
一长串话下来不带停歇思考,说的流利极了。李婳在此时的小鹄身上丝毫不见以往的怯弱。
沈风华不愧是当老师的,小鹄跟在她身边果然没错。
这样想着,李婳去看沈风华,见她借着广袖遮挡喝茶,茶杯底下嘴角轻勾,显然是满意小鹄方才的表现。
而小鹄在说完那堆话后便低下头,手指无意识的拨动白色琴弦。
“别挠了,在挠下去坏了你赔不起。”沈风华放下茶杯,轻声制止。她又对李婳道:“律法不经平民手,你我在此谈论什么可不可行的到底无用,如今只能静观朝廷反应。”
沈风华话未说全,剩余话全被她留在肚子里,没告诉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姑娘。
如今边关时不时受到外敌威胁,百姓纷纷逃离也不见朝廷行动。如今不过是长宁境内多了几个拐子,朝廷又岂会管?保不齐太守李慎还会被安上个“治理不全”的罪名。
看着李婳风风火火远去,沈风华随后也站起身,朝朱堂外走去。
“你先休息,我去寻李大人议事。”
她步履平稳,全然不似那走路莽撞的李府三姑娘。
而走路过急过快的下场李婳是领教到了,她走在阿珉前头路过拐角正要转弯,刚巧与拐角另一头匆匆来的人撞了个正着。
定眼看去,那婢女面貌鲜妍妩媚,是李婙的婢女祯年。
还不等李婳开口,祯年眼睛睁大,嘴里说着什么总算找到了之类的话,拉着李婳就要走。
祯年素来进退有礼,还是第一次这样失态。
“慢点慢点,你和我说说什么事,你怎么这么着急?”李婳跟着祯年一起走,心想是李婙出了什么事才让祯年这么着急。
谁知等祯年说完后,李婳竟是直接跑起来。原先被别人拉的人瞬间变成拉别人的人了。
“安阳来人说了,近来要接大姑娘去备嫁,二姑娘让我来找姑娘回院子。”
李婳听后心急,撒腿就往院子里跑。
一进院子,她便看到李婙拿着帕子满脸不愿,而李婋却是坐在一旁淡定看着书,一时分不清到底是谁要出嫁。
“阿姐。”李婳像是被李婙祯年的情绪所感染,也着急上前去看李婋。
李婋抬眼应声,看见自家妹妹与祯年气息不稳,便明白两人是跑来的。伸手将茶向李婳处推去,无奈道:“哪怕要去安阳,也该是几月后的事情,你们现在急什么。”
“我们舍不得姐姐啊。”李婙手搭到长姐胳膊上摇了摇,满脸委屈。
而李婋则回道:“没什么舍不得的,我是嫁人又不是送死,只要活着我们自然还能相见。”
李婙问道:“嫁去陌生地方,你不怕吗?”
李婋沉吟了番,回答道:“若去长宁,未曾不是一段机缘,且行且看吧。”
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样子瞬间让大家稍稍放下心来。
而后只听李大娘说道:“再过几日便是二月踏青,你们可别偷懒不去。”
二月去踏青?李婳有些印象,似乎有剧情要在踏青时发生。
【李婳与红衣公子起了冲突,便约定比赛骑马,谁输了谁受惩罚。不料马儿受惊,李婳被带着进入深林,多亏韩宴相救才得以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