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归吐槽,季知节暂停了平板上的视频,调出了和沈瑜的聊天框。
太久没有在平板上聊天,点开后屏幕顶端“连接中”的小圆圈不住的转着,勤勤恳恳地同步着聊天记录。
手机上的界面倒是依旧停留在对话框,不断闪烁的光标的上方是那句“你想不想看?”,而最上方的状态变成“沈瑜”之后就再也没变过。
这并非是什么自问自答的设问句,也不是什么答在其中的反问句。话的那头很明显在等着回答,季知节平板上看着已经加载出来的聊天记录,停顿了一秒,光标慢慢被一行字替代。
季知节:【想听,也想看。】
倒扣在桌面的手机“嗡”的一声震动了一下,略微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过快的回复速度连带着沈瑜的心都颤了一下。
不是吧不是吧,该不会直接说得不想看吧。或者说为了安慰我还没看就先回答了?呜啊啊啊,突然发这个消息果然很莫名其妙吧!
明知道对方会做出这种事情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这种想法一旦在脑子里闪现,就会莫名扎根。
这么短的时间,应该是只看了歌词吧,难道是觉得我歌词写得不好吗?
五花八门的想法在伸手去拿手机的几秒内不断涌现又不断消失。
即使在保存文档那一刻信心满满,但是在即将面临审阅的时刻,信心总会像面临洪水的堤岸一样摇摇欲坠。
沈瑜握住手机翻过面,还未熄屏的界面带着光亮重新出现在视野,白底的气泡里黑色的字格外明显,格外直白的回答紧接在那句颠倒了顺序的台词后面,紧密相连。
还没等男孩回复,手机就在掌心中又震动了一下,酥麻的感觉顺着指尖蔓延,沈瑜忽然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做十指连心。
季知节:【等我一下哦,听完了告诉你。】
是啊,她向来是这般认真的。对每个人真心实意,从不会敷衍任何人,尊重每一份梦想,哪怕是小事也会记在心里,更遑论是像这样直接坦白的表达。
沈瑜在一大串偷来的表情包里找了个看上去最乖巧的小猫点头发了过去。目光落在了女孩前些日子新换的头像上。
季知节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张孔子的大头照换了上去,换完了还振振有词,说是这样才有够虔诚,能保佑自己分班考顺利。
听说最近演变成了每天拿着三支笔对着头像祈福。
如此格格不入又散发着光环的头像更是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关注,纷纷加入其中。而加入的方式也并非是自己换头像,反而是点开季知节的头像加入祈祷。
而在得知这件事的当天晚上,季知节就在自己的头像上加了一行字。
【孔子】变成了【孔子(普渡众生版)】。
所有人拜得更起劲了。用季知节的话来说就是:“集齐了全班信仰之力的孔子肯定比只吃一家香火的孔子要神通广大一点。”
孔子是否神通广大,沈瑜不知道。但是他清楚的了解,这一出小插曲确确实实让班上的一部分同学放松了一点。
虽然是无心插柳,但也撑起了一小片树荫。
所以她又如何会是我那卑劣想法中的样子呢?无论是敷衍、还是不想听,分明都不会是她会说出的话。
可如果……
沈瑜点开女孩那格外显眼的头像。
如果我是那芸芸众生中更为特殊的那个就好了……
季知节自然不可能知道突发奇想换的一个头像居然能引起这般的少年心事,女孩正翻找着抽屉里的有线耳机以示尊重。
本打算一边用平板来播放音乐,一边用手机看歌词,可就在手指即将要触碰到文档时,季知节半路调转方向,按下了手机的熄屏键。
专心。
女孩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两个字。
就如同对于词曲的偏好一般,有些人喜欢边研读歌词边听,也有人喜欢先尽情地享受这首歌,再去细细品味歌词。
这同样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单纯只是个人习惯。
季知节的习惯并没有那么固定,在家做卫生的时候,音乐主要起到一个填满空间的作用;偶尔放松的时候,平板上的播放器模式瞧着就让人心情愉悦,看着歌词的滚动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在扫地的时候,那些词和曲真的有被听进去吗?
季知节有些不敢冒险。
“反正作业已经做完了,就算听完再单独看歌词也浪费不了什么时间。”
女孩喃喃自语,不知道是在解释,还是在说服自己。
有些凌乱的耳机线被梳理开来,插进耳朵,与之一起闯入鼓膜的,是清爽而又明快的吉他,还有指关节敲在吉他面板上的轻快节奏。
那是朝气。
季知节眼睛发亮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