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77章 郡王

第377章 郡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建武元年六月,新帝即位,大赦天下,奉魏帝为魏王,降袁后为王妃,清河公主为乡君,归于秣陵宫。

晨光熹微,长街寂寂,青溪宫门“吱呀”开了一条缝。成之染策马在前,铁蹄踏在青石板路上,铮铮然若有金石声。

魏王依旧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在浩荡兵卫护送下前往东宫承华门外。

琅邪公主苏裁锦在此等候多时了。她特意换了旧时常穿的杏红襦裙,裙角金线绣的仙鹤却失了往日神采。

不远处铜铃声碎,一群啄食的灰雀被魏王车驾惊起。

“阿父……阿母……”苏裁锦提着裙摆奔下石阶,发间金步摇晃个不停。她将连夜缝制的锦囊塞给袁妃,针脚歪斜处洇着暗红,是昨夜挑灯时不小心刺破指尖留下的痕迹。

成昭远立于承华门下,似是一叹。

“阿兄?”成追远唤道。

成昭远看了他一眼。五年未见,当初稚气未消的五郎已经长成风度翩翩的少年,与自己并肩而立,个头也差不了许多。

他阿弟千里迢迢从荆州赶回等待受封,正如同他在东宫,等着成肃立他为储君。

“你代我送魏王就邸。”成昭远解下佩剑递给成追远,目光却移向苏裁锦,他的新妇已泪流满面。

成之染将苏裁锦拦下,命车驾启程。成追远翻身上马,玉勒雕鞍,衣袂翩翩,也学世家子弟的熏香风尚,满身甜香在风中飘荡。

车帘微动间,他余光瞥见清河公主收回的素白指尖拂过帘角,耳畔依旧回荡着环佩玲珑清响。

车后苏裁锦细微的哭声渐远,成之染收回目光,却撞见阿弟耳尖泛红。

她循着对方的视线望去,从微风吹动的垂帘缝隙瞥见苏兰猗的侧颜。少女发间银簪垂下的玉坠轻晃,犹如后园池塘里受惊的蝌蚪。

亭午在道旁歇脚时,成追远特意挑了块青石擦拭。苏兰猗被侍从扶下牛车,提着裙摆要落座,他突然解下外袍铺上:“当心凉……”

话未说完,自己先红了脸,转身抚摸着马鬃,却被骏马喷了个响鼻。

成之染看他局促得同手同脚,眸光不由得一暗。眼前的少女艳若桃李,知慕少艾,再寻常不过。只是脑海中倏忽闪过那个老道的谶言,炎炎夏日却令她如坠冰窟。

成追远仍在栓马桩旁偷瞄。苏兰猗并未落座,而是静静地站在树荫下,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半晌,她用帕子包了块桂花糕,命侍女递给驾车的兵卫。

那兵卫惶恐跪谢,她似乎伸手要扶,腕上金环掉进了草窠。

成追远赶忙上前拾起,沉甸甸的金环仿佛还带着对方的余温。他正不知如何开口时,苏兰猗投来一瞥,径自登车了。

日影西斜,众人抵达城南数十里的秣陵宫。此地原是江南吴王做储君时的别业,北中郎将柳元宝在此带兵防卫。他与宗寄罗从洛阳赶回,还没在家中坐热乎,又被成之染拉来戍守秣陵宫,如今卸甲换上了绯袍,腰间还别着玄铁令牌。

魏王在正堂前驻足,仰头望着“静安堂”匾额上新刷的金漆,似是喟叹:“吴王别业,却是雅致。”他伸手拂过门扉上雕镂的菱格,指尖沾了些青灰,“只是藤萝甚矣。”

重檐上爬满了紫藤,浅淡的花簇如同瀑布飞流直下,一片绚烂中莺飞蝶舞。

成之染盯着魏王迈进门槛的背影,低声叮嘱柳元宝择时修剪。

穿过曲曲折折的庭院,一汪清潭之畔,俨然是一座书斋。日影斜斜地洒落斋中,博古架上的绿瓷胆瓶插着新折的野菊。

魏王在画壁前伫立良久,仿佛在端详那幅山斋野趣图,又仿佛幽幽凝神方外。

成之染抬手命众人退下,湿热的荷风吹开了小窗,窗外芭蕉叶微微作响。

“太平啊太平……”魏王不知何时侧首看着她,缓缓道,“清河,请你看顾她。”

成之染抬眸:“陛下……”

“那位抱朴子虽出言狂妄,说出来的话,大都成了真,”魏王难得打断了她的话,“可我不希望清河……做什么皇后。”

那老道虽早已被驱逐出京,清河公主笄礼的谶言却在坊间传开,又随着新帝的即位而甚嚣尘上。

成之染自然不当真,可奈何流言如暗涌,无论是成肃,还是成昭远,抑或苏裁锦,都未免不安。

她对魏王道:“臣定会为公主觅得良人,一辈子远离纷争。”

魏王负手立于小窗前,芭蕉疏影外,远远回荡着水畔微波。苏兰猗斜倚四角亭中美人靠,白衣少年在月洞门下望着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