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20章 梁公

第320章 梁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暑之际,城中苦热。诸军将士时常到城外下河,凫水摸鱼,绿荫里消夏。

军中难得有一阵闲时,柳元宝傍晚归来,从河中捞了几条不知名的肥鱼,在营中烤熟了,鲜美香气飘出二里地。

成之染身着单衫,与众人围坐火堆旁,看那几条鱼炙烤得滋滋乱响。

日头已落下,山风一扫白日缠绵的闷热,蝉鸣却依旧聒噪。隐约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回到许多年前的京门故里,她三叔带着她和柳元宝到河沟里捉鱼,傍晚时在小院里生火,火星飞溅,火苗斑驳,也是如今这一番光景。

只是那样的日子早已暗淡不可寻,成誉再也不会带着她山中抓野兔、水边割苇草,他早已作为彭城忠武公病逝在荆州刺史任上,化为永夜星河中供人仰望的那一颗。

柳元宝翻动着烤鱼,动作娴熟,如幼时一般。同样这一双夹持木棍的手,也已经拿起了刀枪。

她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众人笑闹声消散于夜空,树影在檐下抖动,不时传来几声飞鸮流响,她仿佛听到一声叹息。

徐崇朝随她回到住处,沉沉静寂中望见了她明亮而出神的眼睛。

他情不自禁地吻上了这双眼睛,对方并没有躲闪,垂下的长睫拂过他唇边,如同柔软的苇花在风中摇曳。

京门江岸上连绵不绝的苇荡,洁白而丰盈,一团又一团,将他整个一颗心填满。

暗夜中的温存恍惚而克制,未卜的前路和既往的风尘,通通被抛诸脑后。成之染想要流泪,又不知为谁而哭,滚落的泪珠隐没在枕席之间,静静地弥散在琪树城的夜里。

————

鸡鸣欲晓,行路迷蒙。浩浩荡荡的人马行进在山路上,惊动草窠中鸟雀,呼啦啦从林端飞起。

祀部尚书殷适之鞍马劳顿,有些吃不消,可想起怀中的诰命,又只得强打精神。

似关中这般荒芜之地,他这辈子不想再来第二次。

抵达琪树城时接近正午,城中听闻祀部尚书到来,都知道非同小可。

成之染亲率诸将佐出城相迎,见殷适之风尘仆仆,与她父亲相仿的年纪却千里奔波,一时竟有些不忍。

然而朝廷既然派祀部尚书前来,必然是极为重要的事。

果然,殷适之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殷某先恭贺节下了。”

成之染不解其意,将使者一行迎到中军大帐,殷适之取出了圣旨。

成之染长跪听旨,殷适之嗓音不急不徐,老迈之中带着几分憔悴的沙哑。

她听得分明,天子要为她晋爵,由县侯升为郡公。

凭借她北伐之功,这封赏并不令人意外。

诸将佐为她开怀,成之染却没有接旨,迟疑道:“圣朝以孝治天下,我岂能与父亲同列?”

殷适之身为祀部尚书,这道理不会不知道。他只是笑了笑,道:“朝廷无乱命,第下领旨便是。个中情状,礼毕容禀。”

成之染心下一沉,架不住众人规劝,恭恭敬敬地领旨谢恩。

眼见她收了印绶,殷适之将人扶起,颇有些感慨:“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尚书方才所言……”成之染胸中沉闷,饶是不想问下去,也不得不开口道,“还请解惑。”

殷适之手捻着须髯,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他说道:“太尉已受相国、梁公、九锡之命,定都于彭城。”

梁国公超脱于百官之上,因此身为成肃之女,她位居郡公,也不算逾矩。

成之染默然良久。怪不得她父亲不肯离开彭城,原来是这般打算。他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心思?是回到彭城时,是攻克长安时,还是早在洛阳时?

众人见她似乎并没有多少喜色,不由得担心。

成之染手捧着锦帛织就的册书,指尖传来温润的凉意。她安抚似的笑了笑,对殷适之道:“今上恩德,下臣无以为报。只是下臣受之有愧,请今上收回成命。待攻灭徒何乌维,再谢罪御前。”

殷适之大惊:“第下,不可啊!”

然而成之染拿定的主意,旁人是说不动的。

殷适之哭笑不得,只得将印绶收回。此番碰壁,他无意在琪树城久留,任凭诸将佐百般挽留,只休整了一宿,又匆匆回京复命。

成之染将人送走,炎炎烈日下遍体寒凉。她父亲终究还是晋封为梁公,她祖母从庐陵郡公太夫人升为梁公太妃,或许会很高兴罢。

没有人会以为成肃德不配位,即使是她挑剔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他实至名归。

只是这梁公之命……

成之染苦笑。

他本可以做梁王,如今却只做梁公。或许心中也还是有所戒惧。

她突然迫切地想回到父亲身边,亲口问问他,这梁公,到底有几分深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