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92章 疑念

第192章 疑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阿妹无子,成肃的子嗣都是妾室所出。柳访知道个中曲折,对成肃之举也无可非议,但心中总还是介意的。

成肃来祝寿,并没有与庶子同行,何尝不是顾及他家的考量。

若他没记错,成肃庶长子已经十二三岁了,寻常公侯世家,这个年纪的嗣子早该立为世子了。庐陵公府正是门庭煊赫的时候,难不成成肃还没有立嗣之意?

柳访不愿意多思多想,索性闭上了眼睛。

柳元庆琢磨着父亲的话,道:“我看那小郎倒是一表人才,是个体面人。姑丈好眼光。”

柳访依旧闭着眼,道:“他是当子侄,不是当女婿。”

柳元庆笑道:“当女婿也未尝不可。近来京中传言姑丈看上了豫宁县公世子,我看以谢氏的脾性,这事成不了。”

柳访睁开眼,缓缓道:“谢家的事情,你操什么心。”

柳元庆连连称是,却见父亲从矮榻上坐起身,似乎凝神谛听着什么。

“阿父……?”

“有人过来了。”

不多时,小厮进来道:“主君,三郎君兄妹和成家女郎求见。”

柳访让他们进来。几个小辈规规矩矩地站了一行,向柳访行了个大礼。

柳诣小女三娘才六岁,依照兄姊的嘱托,甜甜地说了通吉祥话,引得柳访哈哈笑起来。

众人唠了会儿家常,柳访问道:“三娘如今可进学?”

一提起这事,柳三娘顿时耷拉了脸,在伯父面前诉苦道:“已经跟着家中女先生读了几天书,属实是无趣。”

柳元庆笑道:“你都学了些什么?”

“在学《诗》,”柳三娘想了想道,“背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这闲工夫,我想去江上划船。”

众人都哄笑起来。柳访道:“进学是好事,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柳三娘撇嘴:“反正我也做不了阿伯这样有学问的人。”

她阿姊二娘年纪稍大些,笑道:“你若有志气,学阿兄阿姊上战场也行。”

“那倒不必了,”柳三娘连连摆手,“我胆子最小,进学刚刚好。”

柳访含笑望向成之染,问道:“狸奴小时候,是跟着你二叔读书识字罢?”

成之染点头称是。她二叔成雍以北徐刺史之职镇守彭城,她有一年多没见到他了。

柳访提醒道:“如今天下太平,你久在京中,多与世家女郎打交道。于文墨一道,莫要荒废了。”

成之染一口答应,颇有些心虚,却听柳访道:“西府那位李公有几分文才。当初你父亲南征归来,天子在西池设宴,诏令群臣赋诗庆贺,李公的诗作功力颇深。”

成之染笑道:“既然能得阿舅青眼,李公倒是有本事。”

柳访笑了笑,点到为止。他似乎有些疲惫,众人不便再叨扰,没坐多久便起身告退。

成之染走到庭中,不由得回头一望,心中忽然冒出个念头,她舅父博学多识,有些事,或许他知道。

柳元宝见她停下脚步,道:“怎么了?”

“你们先走着,”成之染扭头往回走,道,“我去去就来。”

柳访仍倚在榻上,听闻脚步声去而复返,缓缓睁开了眼睛。

“阿舅,”成之染急匆匆进来,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阿舅解惑。”

“是世家的事?”柳访问。

成之染一愣,没想到对方竟一下猜中。

柳访道:“不妨说说看。”

“谢家那位卫将军,与三吴有何渊源?”

听她冷不丁提起谢岐,柳访思索了一阵,问道:“为何说到他?”

成之染略一迟疑。

柳访倒也不追问,顿了顿道:“谢家与三吴渊源颇深,岂止一位卫将军?先朝天下离乱时,陈郡谢氏避居江南,正是到会稽投亲靠友。当初谢太傅更是隐居会稽,为庾昌若所召,才出仕朝廷。卫将军在七星山战后亦曾出任会稽内史,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既然如此,想来谢氏在会稽树大根深。”

柳访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以阿舅之见,张灵佑之乱,可与他有关?”

柳访似有些意外,柳元庆也一挑眉,道:“阿妹,话可不能乱说。”

柳访隐约明白成之染之意,然而他略一沉吟,道:“斯人已逝,这种事,谁能说得清?”

是啊,除了谢家人,谁能说得清?

成之染一拜:“谢阿舅指点。”

柳元庆纳闷:“你难道明白什么了?”

成之染笑而不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