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80章 面圣

第180章 面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成之染一脸认真地仿佛在禀报军情,他淡淡一笑,道:“我听说大娘子智绝无双,用计攻取曲江、番禺二城,此事当真?”

“陛下过誉了。攻城实乃三军将士之力,奴不敢贪功。”

上首的天子摇了摇头,道:“功莫大焉。”

成之染纳闷,她的事竟有人在御前说起,难不成是她阿父?

一想到这种可能,她心里顿时别扭得很。

她琢磨不透,却又听天子问道:“你此去,可见到张灵佑了?”

成之染颔首,道:“在龙编城外见过。”

她说起张灵佑的死状,天子微微动了动身子,半晌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这话问出来,成之染目光一顿。在御前议论贼首,其中分寸确是难拿捏,更何况,她与张灵佑仅数面之缘,实在谈不上了解。她不敢抬头细看天子的神色,只垂眸思索一番,道:“背信弃义,死不悔改。”

天子沉默了一瞬。若说朝廷对张灵佑有何恩义,那便是当年封他为广州刺史了。

“是邪?非邪?”

天子似是喃喃自语,成之染悄悄抬头看了看,道:“张灵佑狼子野心,咎由自取。若非辜负天恩,岂会沦落至此?”

天子神色淡淡的,闻言深深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侍奉一旁的内侍便退下,旋即端了个方盘出来,盘上放着精雕细刻的木匣,看得出是上好的紫檀。

木匣一侧还有幅卷轴。

成之染视线落在那卷轴上,不由得心中一动,探询的目光望向天子。

天子颔首。

成之染接过卷轴,展开一看,繁复锦帛上文字古朴苍虬,她细细辨识,赫然发现这竟是一封诏书。

封她为安国乡君的诏书。

乡君作为外命妇封号,向来只有皇亲贵戚的女眷才能获此殊荣。成之染疑心自己看花了眼,从匣中取出一枚铜印,往印面一看,明晃晃“安国乡君之印”六个大字。

许是她神情过于震惊,捧印的内侍笑道:“女郎征战有功,封为乡君,还不谢恩?”

成之染顿时一言难尽。

乡君的封号,不可谓不高,大魏开国百年,历来是封给皇后之母的。

可是……

她恭恭敬敬向天子一拜,道:“陛下隆恩,奴感激不尽。但这诏书印玺,恕不能领受。”

天子道:“为何?”

“乡君位高,奴不配。”

“你身为女子而立奇功,当今之世,更无旁人。岂能说不配?”

“陛下,”成之染仰头答道,“奴效命于行伍,将士平生所愿,莫过于封侯一事。倘若陛下垂怜,待我有功业傍身,再请陛下了却心愿。”

她目光诚恳,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天子熟视良久,缓缓颔首道:“我答应你。”

————

成之染自殿中出来,掌心已紧张得掐出了红痕,她漫不经心地揉了揉,随内侍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刚出了万春门,忽而听得有人惊喜道:“咦,女郎也在这里?”

成之染循声望去,竟是阔别数月的傅亭微。

当日从涧阳城分别,他与沈星桥一道押送贼首回京,如今猝然重逢,脸上止不住欢喜。

成之染不由得诧异:“郎君要入宫?”

傅亭微点头:“我是来向今上辞行的。”

先前傅临派他随官军入京,一来是为了押运贼首,二来则是为刺史接替之事探探朝廷的口风。不成想还没到金陵,他们便在路上遇到去交州传旨的使臣,朝廷对傅氏父死子继之举并无异议,已正式策命傅临为交州刺史。

傅亭微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到金陵之后还受到天子召见,他父亲也论功封为县侯,可以说不虚此行。傅亭微挂念着回去报喜,在金陵待了半个月,便来向天子辞行了。

成之染听完颇有些惋惜,道:“郎君何不多留几日,也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傅亭微笑道:“女郎心意,在下心领了。不过金陵冬日酷寒,我久居交州,实在受不得。”

成之染望着绵延宫墙,心中自然明白对方的苦处。京城里到处都是规矩,哪里比得上交州天高皇帝远,他活得自在?

傅亭微笑着看她,说不出后会有期这种话。此去山河万里,来日缥缈无期。

成之染黯然,郑重一礼,道:“郎君珍重。”

傅亭微正要开口,宫门内有内侍来报:“圣上召见,郎君有请。”

傅亭微应下,对成之染道:“我在龙编城等着,等着女郎四海扬名那一日,再远来拜会。”

天光澄澈,寒风凛冽。成之染不由得失笑,点头道:“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