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心知是笔大生意,可顾忌着风雨欲来,面色都有些犹疑。
水面初平,岸边苇荡苍茫。成之染望着滔滔江水,隔岸京门城外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去岁更早些时候,他们便是经由京门北上伐齐的。
掐指一算,她已有三年不曾到过京门了。
有船家见他们在江边踟蹰,便上前问道:“南边仗打得厉害,诸位怎这时节往南?”
成肃不搭言,众人也闭口不语。众船家七嘴八舌道:“水上这些个行船,都是往江北逃难的!”
成之染看了他们一眼,道:“想来诸位的生意兴隆了许多。”
“生意不生意倒在其次,仗打到江上,还有什么生意可做!”
成之染问道:“海寇不是还远着?”
众船家连连摇头:“不远了不远了!过路的人都说,快要到金陵了。”
成之染不以为然,江州虽沦陷,还有豫州刺史李劝星守在西府姑孰城,一时半会儿绝不会到金陵,这船家怕是夸大其词。
诸将佐中有人道:“要想到金陵,还得过西府那一关。”
有船家啧了一声,感慨道:“除非是成大将军回来,否则怎么能让人安心啊!”
众人都相视而笑,成肃也笑了一声,道:“诸位且放心,出不了什么岔子。”
钟长统和善问道:“我们这些人急着渡江,船家出船不出?”
为首那船家摆手:“先生且看这天色,立马要起大风了。再急着赶路,也不能不要命啊!”
成肃让近卫常宁清点了银子,拿去劝说那船家。船家虽很是心动,犹豫了一番,仍旧摇头道:“不成,这天实在不靠谱。”
成雍便劝成肃道:“渡江也不急在这一时,若当真有个三长两短,简直要冤死!”
成肃长出一口气,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又皱紧了眉头。
众人皆不敢出声,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江风猎猎,吹得成肃衣袂翻飞。
“倘若天佑大魏,此行必当无恙。若其不然,终究一死。”
此言一出,连船家都愣住了。常宁又添了些银子给他,船家一时间面色复杂:“这哪里是钱的事……”
杜延寿忍不住道:“诸位不是盼着成大将军来?如今他意欲渡江,诸位却不肯相助——”
人群中有人讶然失声,为首那船家瞪大了双眼:“客官莫要开玩笑,是哪个成大将军?”
成雍望着成肃道:“自然是庐陵郡公,还能有哪个!”
众船家议论纷纷,但见成肃默然独立,不怒自威,心中都惊疑不定。
成之染喊道:“成大将军迟一日渡江,金陵便危急万分。大不了我等出重金将渡船买下,钱货两清,得失不论!”
为首那船家一愣,羞恼道:“这是什么话!我等难道是贪生畏死之徒?既然成大将军在此,自没有推辞的道理!”
说罢他招呼众船家出船,将渡船从船坞中拖出来,在江边摆列开来。
众人连人带马塞满了数艘大船,长竿一撑,便飘荡离岸,向江心驶去。
天阴欲雨,风紧浪急。江上来往船只多已靠岸,越往江心越不见行人踪迹。成之染扶着船舷,望着风云浩荡,水天合一,入目尽是烟波浩渺。江涛拍打着船底,飘摇更甚于马上。她从小在江边长大,更知道此间凶险,一时间心弦紧绷,面无血色。
“狸奴,”徐崇朝掰开她紧扒船舷的手,示意她抬头看,“风满帆张,船行得更快。”
成之染脸色发白,抓住他手腕便不松开,艰难道:“阿兄,若我掉下去,你可要救我。”
徐崇朝一口应下,不知她为何如此畏水,道:“在岸上那会儿,是谁言之凿凿,说什么得失不论?”
成之染咬唇不语,认命地跟着渡船随波逐流,宛如飘在水中央的枯叶落木般。
船行至江心,江岸上一切声音早已隔绝,依稀的远树人家都消灭了轮廓。
风渐渐停了。
徐崇朝仰头望了望天色,道:“日头要出了。”
掌舵的船家松了一口气:“成大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实乃社稷之幸!”
众人悬着的心落回肚里,一时间谈笑风生。成之染神色舒缓了许多,望着深不见底的江水,再抬头看时,远处的江岸正若隐若现。
京门城,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