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06章 围城

第106章 围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成肃问何知己道:“我军粮草可还够?”

“先前在临朐征粮,足够军中一个月。若大军准备驻扎于此,一个月内江淮漕运便能接续上,通过粮道向前线运粮。”

成肃摇头道:“这一路奔波千里,粮草转运太耗费民力。”

众人听成肃这么说,一时间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成之染干咳一声,道:“先前独孤灼不舍得坚壁清野,不是留了粮食在田里?何不直接到周边郡县征粮,也免得给朝廷添忧。”

众人皆不语。成雍提醒道:“齐地辽阔,如今我军只单单攻下了临朐城……”

成之染笑了:“广固城被围,此间形势已了然,平齐只在旬月之间。若独孤灼的郡守县令识时务,这时候就应该迎纳王师。”

成雍看了她一眼:“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若是不识时务,我们便先礼后兵,”成之染面不改色,“反正王师要收复齐地,又不只限于广固城。”

成雍还想再说话,成肃摆摆手,道:“既然广固城一时难以攻破,倒也不必非拘泥于此。独孤灼举全境之力聚兵于临朐,想来地方守备也已经空虚,如今不失为进军的大好时机。”

桓不疑啧了一声,道:“第下有令,卑职愿往!”

见他这样说,诸将便纷纷请缨。

成之染笑道:“广固城正让人头疼,出兵急什么?”

众人都一噎,面面相觑不言语。元破寒笑道:“这广固内城三面环水,若来个水淹七军便好了。”

桓不疑摇头道:“可城池在河流上游,如何淹得到?”

元破寒摸了摸下巴,正沉吟思索,又听成之染说道:“未尝不可。”

“哦?”桓不疑看了她一眼,显然对这话很是怀疑。

“不是有五龙口吗?”成之染解释道,“广固城地势低平,不如堵塞五龙口,引河水倒灌城中。独孤氏又能撑到几时?”

桓不疑迟疑道:“这……可行吗?”

若倒灌不成,反淹了外城,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计甚妙,”何知己手捻长髯,道,“从前亦曾有人用过这条计,想来是可行的。”

桓不疑神色复杂,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怎么不早说。

何知己笑道:“只怕要费一番功夫。”

成之染与他对视一眼,心中盘算着,道:“筑长围也好,掘长壕也罢,我军这么多人在,能花费多长时间?”

“十日内,”成肃突然道,“堵塞五龙口,筑墙围城。”

主帅发了话,军中顿时上下奔忙起来,顶着烈日挑担运土。日光斜斜地穿透云层,洒在尘土飞扬的河岸上。随风翻飞的战旗下,军士们往来穿梭,各司其职,轮换着披坚执锐瞭望巡逻,或是脱下厚重铠甲,在坚硬的土壤岩石之间挥汗如雨。

酷暑已十分熬人,成之染肩挑着两筐土石从岸上走过,晒得脑门突突直跳。元破寒正与手下军士一道挖土,望见她来了,便拄着铁锹,扬手笑了起来。

他脸庞被尘土和汗水染得黝黑,眼神却愈加清澈,一闪一闪地光华夺目。

成之染将担子放下,笑道:“元郎君辛苦。”

元破寒扫过她肩头的布垫,料想这挑担重达百斤,怕是要将皮肉磨破了。成大将军的女郎,何必吃这些苦头?

“女郎不必如此的。”他说道。

成之染会意,反问道:“郎君不也是如此?”

元破寒一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四下一指,道:“长围能早一日建成,我军胜算便多一分。你看城楼上,胡人都在盯着呢。”

成之染回望内城,城墙在烈日下金光灿灿,如同用金箔打造而成。耳畔传来泥土被掀起的哗哗声,夹杂着众人的呼吸和叫喊,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涓涓汇聚的盛大洪流,眼前的一切,终有一日将彻底冲破。

————

诸将士齐心协力,不辞劳苦,终于在十日内沿河挖掘出三道深壕,又用弃土筑起了三道长堤,将广固内城死死圈禁在一隅,深沟高垒宛如天堑。

大功告成后,成肃端坐中军大帐,派诸将向齐境各地进军。其实名义为进军,所到之处却几乎兵不血刃。

独孤氏占据三齐才不过十年,短暂得还不足以笼络民心。而三齐因胡人征战,荒马乱数十年,百姓久经离乱之苦,早已恨之入骨。自从独孤氏大败于临朐,都城广固被团团包围,各郡县豪强大族闻声而动,盘算了一番,纷纷驱逐了胡人的官长,箪食壶浆以待王师。

旬月以来,各地捷报频传。成肃早叮嘱诸将领抚纳降附,力戒杀戮,接管郡县后采拔贤俊,不与百姓争利。一时间势如破竹,悄无声息之间改天换地。

镇抚齐地,大军的粮草也有了补给。临朐城储粮尚未耗尽,各地的粮草便源源不断运往广固,如此一来,也省了江淮漕运之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