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成这样说木清叶心里有了一个计较,对于银钱她也不会去省,女户无非多要些银子税款。
这落户自然是落在村里,村里房基地是六到十两银子一亩,田地则是一到三两,荒地五百文,想要买镇上或者县城的房屋需要落户满三年,但可以租房。
木清叶考虑了片刻买了十两的两亩房地基,一块田地一片荒地,加上落户一共二十三两六百文,租房哪有有自己的房子实在。
孙成没想到,这木清叶一下子就买了这么多地,又看了看户籍,确实是村里人,哪来的怎么多钱,不过他也就想一想,并没有多事。
户籍重新写,用的自然是万安县的户籍官印,原来的户籍也写在最下面,不同的是,户主变成了木清叶,其弟木清安,其妹木清莲,盖上户籍印章也算是落户成功。
“应你直接买了地,这是地契和田契,按你刚刚所说的想要地和房屋离得不远,这落户地址在同安镇桃河村,等房屋建成还得来补一份房契。”孙成将东西递给木清叶。
这里的田地房产可不是随便就建的。
“不知现在可以去看看吗?这没有一个住所想早点修葺房屋。”木清叶说着塞了二两银子给孙成。
孙成笑呵呵的收下,“这好说,本来这是明天的事,但今天倒也可以。”一般这种办户籍的偏远地方的就只能自己去找村子找里正就行,近一点的也要等人差不多才能带路,也可以自己去,不过看在木清叶有功且还有二两的情况下到也可以找个人给她带带路。
“孙进!”
只听孙成一声喊道,一个二十来岁憨厚的衙役过来,对着孙成叫哥,这是孙成的弟弟。
“这是木姑娘,你带她去桃河村找里正和村长,这是引贴。”孙成一边说着一边写了个东西递给孙进,看在有功和二两的份上他给挑了一个好地方。
桃河村在万安县和同安镇间,因着村中一条大河对岸有七八颗桃树而得名,上游是有唐河村,下游是兴水村,过了兴水村就是万安县城,而上游从河上去就是同安镇,如果走黄泥路这唐河村和同安镇中间还有一个村子。
因赶着时间,木清叶直接在城中租了一辆马车,二百一十文,比同安镇贵一点。
马车上,孙进看着憨厚,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这村子不像唐河村有宗族,而且桃河村那可是出过秀才和童生的。”孙进也会来事,看到木清叶这一下子就租了马车,看样子应当不是普通人家。
也多亏了孙进一路上滔滔不绝的介绍也让木清叶对桃河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三村一里,桃河村就有一位里正姓周,家里还有一位秀才公,去年的秀才,今年十九出头,十九的秀才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在这个时代村里人吃饱饭都是问题,这能供一个秀才出来,可想而知是多么艰难。
不过这个时代秀才的待遇也很好,可免赋税徭役见官不跪。
村长姓李今年七十有余,在这个时代算是很长寿,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这村子不是宗族村落,里面李姓和唐姓居多,其他都是散姓。
村子离万安县较近,离同安镇也不远。
听到村里的情况,这才知道孙成给她落的户籍地方是什么样,这真的是要好好感谢他,那二两银子给的不亏。
马车七绕八绕经过了兴水村,又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才到桃河村。
村子西侧山脚下是一条河,从河往东走是村中的一户户人家,离河越近房屋也越密集,整个村子大概二三十户。
到了村子,田野边的人都好奇的看了过来,实在是村中难得一次马车来。
将木清安和莲莲也就是木清莲留在马车上,跟着孙进去了周里正家和李村长家。
“这么早?”周里正看着孙进手中的引贴不经有些诧异,这襄州难民落户他是知道的,但算算日期今天才开始才对,怎么这中午不到就有人来了,而且还是衙役亲自带来的,一个,居然还有引贴?
这不经让周里正审视起来:“有地契和田契吗?”
木清叶将地契和田契递给周里正看了一眼,周里正却倒吸一口冷气,直接二亩房地基,一来就这么大的地。
只怕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随后言语都不像平常那般随意,和李村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姑娘你跟我来。”
木清叶跟着周里正来到东边山脚下一大片平地边上面有一间小小的破房子,这边不远处只散落两三户土坯房,最近的是一个茅草屋,离西边河有点距离,但视野开阔,地势平坦。最主要的是她的田契农田就在不远处,而荒地就在旁边,而且这边山脚往南有一条两米宽的路,虽然被杂草覆盖,但整理整理,可以直接通村口,不用从村里过去。
不说别的,这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她是由衷的感谢孙主薄。
这也是因为今天第一天落户,万安县难民还算少,木清叶一大早就到了县衙,又有县令的发话让孙主薄照看一二,而她一口气又买了这么大的房地,本来两亩的房地基平坦的就少,所以孙主薄才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户籍落在桃河村,种种原因才定了这里。
看好了地方木清叶又和孙进回了马车上,朝万安县返回。
而村中早已在马车来时便已经开始有人议论,现在人走了,议论声也更大了,一下子就传便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