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还真的有。
林逐星现在急需有人能给她一个大致的方向,来写她的画展导词的前言部分。
她抱怨道:“感觉怎么写都不对,不知道写什么东西。”
这次多米尼克连主题都没有给她,让她实在是毫无头绪。
应沐辰往电脑屏幕上一看。
一个字也没有。
想到她回来那么久坐在这里删删改改,忍不住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啊?”林逐星正苦恼着,听到这话不自觉嘟起嘴,微恼。
应沐辰只是想到刚才进来时的画面,觉得她很可爱,同时又在好奇,她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难题,会不会也是这样?
他没回答,只柔声问:“论文的主题方向是什么?”
“什么论文啊。”林逐星撑起脸说,“我在写画展上的导词呢。”
“哦?我还以为你在写论文。”应沐辰不好意思绕绕头,将手撑在梳妆台上,“那你导词有主题吗?”
林逐星的房间构造和他在罗马的房间很像,都是四方型的房型,除了床不是靠窗,以及有一个衣帽间外,梳妆台像是他的书桌,摆放的位置都是在一膜一样的角落。还有一点是屋子里只有一张椅子,这点也很像。
应沐辰找不到坐的地方,只能这样站着。
林逐星摇摇头,表情真的有够苦恼。
认识久了才发现她是越来越可爱,应沐辰又忍不住笑了,“那选了的作品的大致主题呢?”
“也没有,我现在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感觉教授选的作品都没有什么联系。”
“有照片吗?”
“嗯。”
“我能看看吗?”
林逐星手机里除了那副巨大的光环还没来得及拍照存档,那些已经确认的照片都收藏在手机相册的个人收藏中。
她打开手机,递给应沐辰。
应沐辰翻看照片,看到相册里那些他对她初印象外的作品,有人物画像,还有自然景观,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震撼。
直到翻到最后一张,画着是他房间书桌的场景,画面中的男子倚靠座椅,更是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
林逐星突然想起多米尼克的选画,连忙站了起来。
可惜时间已晚,应沐辰已经先看到了。
“那个,这是我上次交到作业。”她连忙解释,“我也不知道教授怎么看上了这幅画。”
应沐辰说:“画得挺好的。”
但是他是实在想不起他有在什么情况下,在她的面前有过画作里的姿态。没有模特的情况下,还能画到这样的程度,真的很厉害。
“没啦?”她不相信应沐辰就是这点反应。
“嗯。”应沐辰倒是正经,不对此做过多评价,绕回一开始她所纠结的事情,问她:“你没发现这和上次你们美术馆的画作大部分相似吗?”
“人类、星空和大地?”林逐星是发现过这一点,但想着这类的主题很常见,多米尼克都在美术馆里办过类似的主题了,总不会再来一次吧?她摇摇头说,“但是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这类最简单的词语概述,感觉很庸俗。”
“love and hope 呢?”
应沐辰突然一句英语,给林逐星打开新的灵感:“爱与希望?感觉好像不错。”
应沐辰继续说:“你看从人类社会来讲,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个人文景观,就比如说圣母百花大教堂,都代表着当时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在建成前没有人知道是怎么样的,我记得市政局要建它的时候,还跟设计师说要把它塑造得无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大的心灵,到现在,可以说是很能体现当时欧洲文艺复兴了。“
“嗯。”林逐星点头附和,“一些著名的建筑除外,就算是大自然,感觉都是地球的奇迹一样,有时候心情不好,要是去到一些景色很优美的地方,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用希望来讲,就是让人看到了生活继续下去的意义。
“是这样没错。”应沐辰笑笑说,“我在画画这方面懂得可能不是很多,第一次看你的作品的时候更多是感觉到一种孤独,可能是跟我当时的心境有关,但是看到你其他的作品,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你能懂吗?”
“什么?”
“诶呀,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破茧重生的意思。”应沐辰拉她去窗户边,“从某种角度来讲,你现在能在天上看到的星星,有些可能在宇宙中早就消散了,他们是穿越亿万光年在这里与我们相遇,人类一直在寻找和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你画下的那些星系星球,我们对他们的认知还太少太少,但是不能否认他们那边是否有生命的这一观点,或许就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希望呢。”
林逐星听得云里雾里,但也大致明白他的意思。
无非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纪对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怎么解读一个作品,都与这个人的认知有关。
其实在早期她迷恋星空,是觉得宇宙深邃,到后来爸爸去世有一段时间后再拿起画笔,倒的确是看开了。
因为以前爸爸常说——在亿万年后,我们都会氧化成风,成水,成为氢,成为宇宙里的尘埃,到那时,或许我们还是两颗星球,在茫茫宇宙再次相遇。
她便是一直觉得,如果亲人离世后真成为一颗星星,或许未来什么时候,她再画到什么星系时,爸爸便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