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纯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这填补了她平时少言寡语的“缺陷”。说话少不是一件坏事,但在一个集体中,尤其是面对同事们,若是常常不参与她们的话题,会成为他人口中不合群地代表,会成为扮清高的代名词。少言寡语的人在群体中是很吃亏的,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暗地里就不好说了。纵使你再有能力,大家也会对你嗤之以鼻,何况你在这个集体中没有什么贡献。
人际交往中,爱占便宜的人不受欢迎,不爱占便宜的人依然不受欢迎。待人处事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麻烦事,让人琢磨不透。
魏纯只是个小文编,每天的工作就是发布公众号。她对自己得到这份工作的原因心知肚明,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保持缄默就是最好的方式。公司人员冗杂,她看得出自己其实并不完全处于稳定状态。她大学所学的专业与文字编辑毫无关系,只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爱好,再加上父母的一点人脉,才可以在毕业大军中免于一难,但是她真的不快乐。
当下,有几个人可以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呢?有一个同学从高中起就在国外留学,属于那种真材实料的学霸型,回国之后呢?在市里最好的小学当老师。眼看着她由意气风发成了未老先衰的模样。她心有不甘,但这是最好的就业状态。魏纯比不上那位同学的经历和状态,但在这间公司里上班会有一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
魏纯对于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也是卖力的,同时又有一种无力感。公众号平均每天要发四篇文章,其中一篇是从网上扒下来的相关行业动态或知识,另外三篇都是她的原创。关于原创这一点,没有人要求她一定要这么做,只是她一意孤行而已。公众号在休息日也要发,人休息,不代表工作就要跟着停滞,这部分工作需要提前完成,周五下班前提前存稿并设定好发送时间。
行政部的人各司其职,闲聊天的时候少,只有毕丽乐于和众人多聊几句,但也会招人烦,那两个设计和两个翻译,他们喜欢静一点的环境。小助理很忙,特别是胡珈不在的时候,电话遥控她跑这跑那,还得指导着毕丽做招聘的事。
魏纯喜欢上班时间,不喜欢午饭和午休时光。她并不乐于和毕丽她们一起吃饭,但毕丽的胳膊挎上来,她也就不好意思提拒绝的话。她常常偷着看顾清英的表情,希望能够借她的口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她看得出顾清英也不喜欢与毕丽长久地呆着,也看得出顾清英也是个憋屈的人,是长辈闲聊时所说的没出息的人。
顾清英不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稳重,但魏纯也不喜欢和她说话,她私心里觉得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的人之间隔着一条又宽又大的横沟,说起话来得搜肠刮肚,一次两次就当是锻炼思维了,次数久了太费劲。
魏纯是个白净好看的人,不胖,脸上带着点婴儿肥;穿着打扮简单清洁,像是一件只刷了大白的房子,也算应了她的名字。但她真正说起话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单纯,她是冷美人的一派,还有些噎人,像冬日里被恶意塞了一块冰。
离开公司的大门,她的话也不少,也不拒绝加入大家的玩笑中,说起话来,语调温柔,语气和善。她不完全属于只与相熟的人说笑打闹,见了陌生人也会咧着嘴高谈阔论。或许,她只是单纯地不想和公司里的任何人聊天罢了,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吧!毕竟,她是走后门进来的。这三个字总让她脸红。
这件事,毕丽肯定知道,她不表露出来,魏纯就提心吊胆地过着。
假期里,魏纯被安排在最后一天值班,这不是一个好日子,大家都不希望被安排在这天值班,因为第二天要上班,会有许多事情要准备,而且还要连做好几天的工作。胡珈在上午九点露了一面,安排好工作就走了。但在见到的第一面,胡珈的整个五官都透着嫌弃:“怎么是你值班?”
魏纯不搭话,站起来又坐下去,转过身子去看电脑屏幕,权当是打了招呼。
胡珈走了过来,将一张纸放到魏纯的桌子上:“这是你今天要做的事!明天正式上班,你今天务必得按照这张清单和各部门对接,让他们该签字的就签字,需要什么就记录下来。嗯?记住了吗?”
魏纯向前探着身子,低头看着桌子上的A4纸,认真阅览着上面的文字,点了点头。
胡珈回到自己的办公位,打开自己的办公柜,从包里掏出一兜东西放进办公柜的最后一格,又从办公柜的第二格取出两个文件夹,看了看里面的资料,全数放进自己包里,再看了办公柜的第一格,将里面的东西重新归拢了,最后将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悄没声儿地走出了办公室。她不需要值班,就是来看一眼。
魏纯看看桌上的电子表,又看看手中的A4纸,决定现在就做,离开办公室在同楼层的各部门之间穿梭。签字无非就是找到人签个名字,但这个过程不见得顺利。如果遇到该部门的负责人值班,这就好办;如果只是个小喽啰,可就难办了。
“我做不了主,也不知道其他人的电话,发信息都不回。要不你明天再来?”
“我刚来没几天,还没把人认全呢,什么都不知道。你问问那些旧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