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然也 > 第112章 第 112 章

第112章 第 1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一看就能看出来。顾清英这个年龄就算保养的再好,先天条件再优越,也不敌年龄的比较。脸上的胶原蛋白都支撑不住了,法令纹也是明显的,早已找不到青涩的感觉。她努力营造出来的年轻态,是最为尴尬的。

不能比,尽量不要与那三个年轻的女孩子站在一起。若是单独站出来,顾清英还是有些优势的,猜她顶多三十岁;若是与那三个女孩子一处站着,立马显出她的外在成熟。

最关键的是,顾清英已经失去了自信力。这不仅是天赋的缺失,也是这半年来失业留下的后遗症,她没有坚定的眼神,也没有坚强的心志,而是处处小心、躲躲闪闪的样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培训期间安排有四个小游戏,以培养和锻炼团队协作精神。顾清英是最不大方的,能逃掉就逃掉,实在逃不掉的时候,硬着头皮站到台上去,眼眶里不自觉地堆积了泪花闪烁,嘴角处勉强挤出的笑意,真是难看极了。

女孩子们还是比较亲近的,可能是因为人数少,也可能是因为以后大都在同一个部门,所以四个人无论干什么都要在一起。顾清英本来是不想抱团的,但那几个女生很是热情,休息时喊着一起去洗手间,午饭时相邀一起用餐,饭后又一起到楼下商场闲坐。尤其是毕丽,人如其名,漂亮且热烈。她仿佛是这四个女生中的主导者,自然而然就将四个人聚拢起来。

其他两个,一个是吴冉,一个是魏纯,都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吴苒是外地人,老家在本省的一个县级市,是这座城市某大学的大四学生,经由学校老师推荐,算是校招进来的实习生;魏纯,本地土生土长的女孩子,外地某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外奔波了四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又回到老家来。三个年轻人之中,毕丽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她在某公司做了三年的人力资源,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这间公司的社招信息,便参加了面试。

顾清英问她这间公司的吸引力这么大吗?竟会让自己舍弃稳定的工作而跳槽到这里来。

毕丽歪着脑袋想了想,才说:“这间公司虽然是私人经营,但二十年的发展,比起国企之类的单位,毫不逊色。它的业务发展多元化,不局限于某一领域,特别像我做人力资源的,可以给多个部门进行面试,无形中也会提升我的交流技巧,以及对于各部门运作的了解。于我个人而言,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有利于我的个人发展。”

顾清英低下头接着吃午饭,坐在对面的吴苒和魏纯也低着头吃饭,只有毕丽习惯一边嚼着饭一边东张西望,观察着周遭的环境和其他同事。公司里没有食堂,但有一家对外营业的亲民餐厅,早中晚三餐都具备,还有夜宵,一天保持十八个小时的营业。

十年前,这间公司在这栋商业楼里只占了其中一层的两个房间。老板将这两个房间打通,成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场所。三分之二的空间给了业务部,三分之一再分为二分之一留给老板自己,剩下的就是文职人员的办公地方。五个行政人员挤在一处,对了,那个时候统称为文员,每个人对自己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有些工作可以相互替代着做。

比如说一份文件,这一部分是这个人写得,另一部分是那个人写得,再有第三个人修改其中一部分。到头来,说不清谁是作者,出了问题也找不到责任人。财务一部分找了记账公司,每个月定期有人来核账,总要耗费大半时间,搞得一团糟;业务员得兼有客户服务工作,有人借此将客户拉到自己名下,同事之间常常闹矛盾;网站运营是千里之外的兼职者在做,有时遇到棘手的事连人都找不到;媒体对接临时找员工代做,有时是老板亲自上阵。现在不一样了,各个部门细化成型,每个人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公司项目不再外包,几乎不需要请外援,凡事都由公司里的人亲力亲为。

看着旧公司的发展,顾清英的内心里会不经意间闪过一丝悔意,如果当时自己没有选择离职,会不会也成为元老级的员工呢?说不定会分有一丁点的股份呢!老板那时候说过这样的话,等公司的发展再好一些,老员工就会每人分一点股份。那时正值一名在司八年的业务员辞职,带走了数十个能开大单的客户。

顾清英小心翼翼地观察了,目前还没有发现以前的旧同事,这又让她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在培训前一晚,几乎没睡着,心里不知练习了多少遍说词,为的就是预防碰到旧同事时该怎么说。人嘛,无论什么境遇下,体面是绝对不可丢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