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鸿筝的面馆里还没有固定的熟客,但能保证每天五人次的客流量。想要维持收支平衡,这是远远不够的。午餐时间一过,面馆就更没生意了。做面师傅自顾寻地方休息,顾鸿筝立在玻璃窗前,一手托着手臂,另一只手的手背点着下巴,眼睛望着窗外发愣。她得想办法将食客招引来。
她注意到了马路对面的一间店铺,整日的闭窗闭门,很少见它打开,却是正常营业的状态。阮弦也说过那间店很奇怪,闭门的时候多。“我闲来无事,就去外面转转,看看咱这周围都是干什么的。这一看不要紧,关门出租的店铺多,开门做生意的少。也闹不清是因为大环境的经济状态,还是线上生意太过火爆,实体店的买卖真是难。”
“你看对面那家店,连招牌都没有,是正常营业吗?”
阮弦随着顾鸿筝的指示看过去,点头道:“没见着开过门,但又不像是空置的。我让我儿子从门前看过,里面不像是闲置无人的。或许人家有工作啊,下了班再过来开门,与我们错时营业。”
“咱俩已经是错时上班了,但谁也没看着那扇门打开。得了,不管它,我去上班了。这边就靠你顾着了。”
简短的交接时间结束了,阮弦反身进了面馆,顾鸿筝就直奔外语学校做兼职。她傍晚六点就要准时到达,这个时候,正职老师刚开始下班。今天,顾鸿筝要在上课前的半个小时里外出发传单。
发传单?
顾鸿筝不是没有想过为自己的面馆定制传单发出去,总觉得现在这一招不太奏效了,摆手拒绝的为多,只有少部分人会将传单接过,也只是为了带回家卖废品,不是真的要浏览传单上的文字。但要说完全没有用,也不是那么绝对的,还是会有人在心血来潮时想起曾经见过这么一张纸,凭着记忆去搜寻。
顾鸿筝用自己学到的设计知识,熬夜做了宣传单,又给老师塞了点水果,让老师给指正修改一下,再比较了三家广告铺,敲定了其中最价廉的一家,印制了面馆的宣传广告。她在附近将传单发放出去,果然效果甚微。
阮弦说:“我来发这传单!我去接我儿子放学,在学校门口这么一发,就全发出去了。老顾,你不用愁。”她知道顾鸿筝抹不开面子站在路边向人伸出手去。
顾鸿筝笑了笑,她站在路边发传单的时候真的很窘。脸上又红又烫像是发了烧。一手捧传单,一手向外递,头却垂得低低的。上班的时候,她敢于拓展客户、敢于站在台子上主持会议;敢于与下属辩白争论、敢于向上司据理力争。她以为自己在职场上的雷厉风行可以套用在自己创业中,却越来越发现自己看待问题太过于理想化了。
阮弦和儿子将二百份传单一发而空,颇有些沾沾自喜的意味。迟祝给两人泼了冷水,说两个人浪费了这二百份传单。阮弦还没说话,儿子却是不服气:“那些爷爷奶奶都接过去了,我还给我同学了呢。”他没说那些爷爷奶奶就手将宣传单做成了装鱼刺肉骨的纸盒子,也没说同学顺手就将宣传单折了纸飞机,更没说自己加入到其中做了手工。
迟祝说:“你们这叫走量,不走质。传单是发出去了,但逃不过无人问津的结果。那些发到老人家手里的传单,大都逃不过卖废品的命运,没人会认真看上面的一字一画。不是说发传单没有用,而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里,太慢热了。”
阮弦冷冰冰地说:“我总不能拿着大喇叭在街上喊吧?”
迟祝笑道:“你要那样做,人家保准会投诉你扰民。”
阮弦和儿子齐声问迟祝该怎么办,迟祝也想不出该怎么办,便岔了话题吃饭。阮弦白了他一眼,将饭桌上的饭菜挪了位置,把迟祝不爱吃的菜都推到他的面前,又补了一句:“赶紧吃,吃完了赶紧走,天天赖在我这里,心里没数吗?”
迟祝和儿子相视而笑,各自低头吃饭。
顾鸿筝的外语学校兼职刚做了四天,又接到了变卦通知,原本一周七天的兼职,改为一周五天,周六周日晚上的课暂停了,因为来的学员太少,与其浪费水电,不如及时止损。那位怀孕的主讲老师见了顾鸿筝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顾鸿筝正巧周日上午有设计课,下午去图书馆借还书,晚上就去看店。她和阮弦商量了,让阮弦星期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