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郊想起自己在副本里和姬发的约定,立即嘱咐了身边宫人一句。
宫人领命而去。殷郊来到案后,打开第一份奏章,也是最厚的一本。奏章是大臣们联名上的,有不少大臣的签名,内中内容正是昨天大臣们商量了一夜,关于粮种的分配。
正如舅舅姜文焕说的那般,粮种的最终分配与殷郊向下传达的吩咐当差不差。姜文焕口中的“细节”主要是贵族内部在粮种的分配上的争夺,已经在今日白昼,由着他们在首相比干的主持下定了结果。
殷郊将这份奏章细细地看了一遍,大体如他心意。殷郊取了玉印盖在奏章上。
第二份奏章是首相比干单独上的,主要是向殷郊建议将他昨天带回来的七十二本书籍进行翻译。
这七十二本书籍来自副本,整个大商只有进入过副本的人能够看懂。可怜整个大商王朝,数百上千的文臣武将,达到条件——对天子好感度80以上的人,始终只有一小部分,不足四分之一。更不要说百官背后倚靠的各方贵族了。
想要将这些书籍上的知识进行挑选和推广,是非要进行翻译不可的。
但是,殷郊的叔祖比干又提到,大商如今的文字不足够翻译这些书籍。书籍中很多文字,在大商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的文字。这就很麻烦了。
殷郊很快敲定了这件事,立刻从首相推举的三个人中选定了上大夫杨任承担译文一事。殷郊另做了指示,这些书籍中大商无法寻到对应的文字,就干脆用书中字便是。当年,仓颉造字引动天地异象,万鬼齐哭,可见这是一件意义非凡又十分艰难的事,寻常人根本做不成。
既然已经有现成的字摆在眼前,殷郊懒得去寻那苦头吃,完全没想过下令叫臣下们再造生字。在副本中经历了两回鬼魂作怪,殷郊现在对“万鬼同哭”这样的奇景敬谢不敏!
殷郊的叔祖比干在奏章最后,仿佛捎带一般向君王褒奖了一遍自家的学生姬发,称赞这位西岐二世子的才智过人,姬发的一片忠心更是难能可贵。
看到这些褒奖之言,殷郊莞尔一笑。
殷郊将文书房递交上来的奏折全部做了批复,发回了文书房。
黄门官方才恭恭敬敬地捧着奏折离开,转眼就有另外一名黄门官在宫门外禀报,上大夫姬发求见大王。
殷郊没有让姬发进殿,而是主动起身离开殿阁。
从暖芳殿走出,殷郊朝姬发招了招手,示意他随自己走。
姬发只来得及勉强行了君臣之礼,连忙起身跟在天子身后。暖芳殿是九间殿偏殿,两人走过两道长廊,从分宫楼进入后宫,最后来到天子寝宫。此时,寝宫外殿已经点燃火鼎,鼎中汤水已经冒起了气泡。
殷郊将便宜表叔招呼到小鼎边坐下。而后他一挥手,四周的宫人立即领命退出了宫殿。
殷郊没有上主座,而是在姬发对面坐下。
姬发瞧着帝王这番动静,神秘兮兮的。姬发心里十分疑惑。他自觉还没有得天子恩宠到这个地步,可以让天子撇了所有人,单独请他搓一顿汤锅的程度。
殷郊不是那种喜欢对着臣子玩谜语的君王。就见殷郊示意姬发伸出一只手。姬发忍着心里古怪,将左手伸向帝王。
让姬发没想到的是,天子竟然也伸出左手,握住了他的手。
左手被握住,掌心紧贴时,姬发心脏猛然一跳,微微一惊。他还来不及多想,就感觉到一股暖流自天子掌心钻出,钻入自己的手心,而后顺着自己左手臂经脉,缓慢却不失驾轻就熟地在自己体~内游走。一圈后,这股暖流又从他的掌心回流到天子的手心。
姬发身体因而微微开始发热。他不由得低下头,双眼轻轻低垂,耳尖因为身体~内的热意不可控制地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