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可做了充足的准备想要一试。”
一个女声忽然在我耳边响起,我转头一看是昨夜与我约定今日在此相见的姑娘。她手上的袋子还真是不小,沉甸甸地摔到地上后打开了袋口,好让他看到袋子里都是零钱。
那伶人也不是没有兴趣,只是眼睛亮了一下后却犹豫着拒绝到:“小姐,时间不早咯,我也要赶着去接孩子。这样,这瓶里的铜板我一个不动,明天这时候我在这里等你。”
“这么慌忙离去,我看你是有些心虚。你给我检查下那琉璃瓶里到底按了什么把戏。”
“唉,心虚啥子,我们这些手艺人大家都知道不过是玩个把戏,大家给钱也不过是看个热闹,真要钱多我还不敢收噻。也望小姐莫得认真,点到即止。”
这态度倒不像是个坏人,我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了。但眼看着他收拾完东西要走,那姑娘就这么直接跟了上去。
一个旅行团从我们眼前走过,伴随着她对蜀王府的介绍,我们穿过那队人流之后却就这样跟丢了他。虽然没有相认,但我却和那位姑娘默契地对视了一眼,没想到姑娘直接开口说:“干瞪什么眼?那是个人不是什么妖怪,根据他的体貌特征通知你们在各城门看守的师兄弟,这广场上的保安你也能说动吧?让他们帮忙找找人。”
没想到她对我们道观的事倒是了如指掌。的确因为这广场是王府的私人土地,所以在没什么活动的时候安保也都是王府请的保安,以我出入王府的熟悉程度,只要让他们帮忙就好。只是这地方四通八达,想要逃脱也不是难事。
等了一会儿都没有消息后,我只能怏怏地回到茶摊边上。没有朱阳也没有爸爸,我果然是什么都做不成吗?
我正有些沮丧的时候一颗红色的球滚到了我的脚边。这球有些熟悉,很像是刚刚那个伶人送给孩子的玩具之一。顺着它滚来的方向看去,那个男人身材有些熟悉。
“小沈儿啊,今天生意咋样?”
“将将过得去。”
“将将过得去,我看你点的茶水倒是一天比一天好,这钱再赚下去,咱这茶摊怕你是看不上咯。”
老板娘似乎对他很熟悉,也是。原来他是在一瞬间卸妆换下了戏服,换成了墨绿色棉夹克后在这鱼龙混杂的广场上和其他市民差不多。听声音就能确定是他后我赶紧一步上前到他面前说:“你带的那个百宝袋,就是搐气袋吗?”
我怎么就染上了朱阳的臭毛病,没个开场就长刀直入他一定会有所警惕。但没想到这一次他没有跑,只是说:“是青羊宫的小当家啊?我想你是对我这个百宝袋感兴趣啊。”
他说出就拿出了刚刚变戏法的那个布袋,还呈双手递到了我的面前。
“既然是小当家想要,小的就送给你了。”
这直接的坦诚劲倒是让我一下子懵了,还以为他至少会抵赖或者死守挣扎一番,没想到会这么干脆。目送他道别后我才回过神来研究那袋子,翻开来看和普通的传统布包袱差不多,甚至连缝线都有些粗糙。花了好一会儿才研究出其中的门道,一个暗格里伸入手后可以从另一个出口伸出手指来,这暗格应该就是他从身上取出想要之物的暗门了。所以这不过是简单的戏法吗?
“你在这儿瞎研究什么?找到人了吗?”
那姑娘的叫声使我回过了神,连忙举起了袋子说:“我问他这是不是搐气袋,然后他就直接把这个送我了。”
她接过那团布看了看说:“你是傻吗?这不是耍把戏常见的道具吗?真正的搐气袋应该是那个怎么都装不满的琉璃瓶才对。”
“琉璃瓶?你不是说是袋子吗?”
“上古的法器拿来现代用,名字叫袋就一定是袋吗?唉,不跟你这种人废话了,他往哪个方向走了?”
虽然有注意到他离去的方向,但不用说早就过了时机。光这广场就人来人往,古城虽然只是现代城市的一个中心,但面积也不小。
就在那姑娘拔腿跑去的时候我想到了什么又转身回来,问老板娘:“刚刚那个伶人你认得吗?”
“嗯,都在这儿杂耍卖艺好多年了。”
“你知道他家住哪儿吗?”
“好像是九里堤一带,对了,卖菜那老王家,你家不也住那一带吗?”
“我晓得嘛,他是外地人,在我家那里的小路入口租了个地下室住。当初还是我给介绍的噻。”
那就好找了,之前为了调查太上老君那事我们受委托去过老王家,因为老君保佑,他们那一组的火并不旺盛。虽然也有被天火引燃的,但不少人家把火扑灭后都没什么大碍。
我赶紧跑去找那姑娘,说明了这事后她说:“那还废话什么,赶紧去。”
“嗯,我记得去那里的公交是……”
“坐什么公交?王府就在面前,你不会问王府借个车吗?”
说的也是,那样就能快上不少,更奇怪的是这姑娘每次提的主意都很在理,让人不得不照做。虽然我只是朱阳的朋友,这样借车有些不好意思。好在程长史听后还是热心地帮忙安排车辆。老吴这会儿还在医院待命,所以安排的是另一位刚来的司机小华。
坐上车后我才有机会开始梳理刚刚发生的那些事。
关于搐气袋我昨晚也去藏经楼查了一些资料。据说南北朝前后不少鬼都会带着类似的袋子,不过和当下发生的事不同,鬼带着这个袋子是为了收集人气。大家都知道妖怪若是想要变成人便要沾染人气,但妖鬼不像人那样阴阳想调,寿命也往往比人短,想要长期保持人形或是延长寿命便要持续汲取人气。那时的妖鬼就利用这搐气袋来收集人气为己所用是很常见的妖器。
不过和听说的完全不同,不仅样貌不是布袋,而且记载里这袋子只能汲取人气,并没有能装载万物的百宝袋之类的用法。
只是历朝历代,都视妖鬼为邪物,只要是妖邪都该应尽除之。直到近代开始思考妖鬼存在的意义后才允许善良的妖鬼停留在阳间。这种大面积的灭妖也让阴间的手艺习俗无法传承,而今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有妖怪会制作这种妖器了。这也有点像是我们的民间手艺,就连服务于皇家的手艺很多也因为皇室的衰弱而消失,更何况是服务于底层人的那些手艺和文化。
而再结合这位伶人的住址就是九里堤荒地周边,这妖器很可能就是从那破了的八卦阵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