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浮望山上有座庙 > 第28章 风波初定仙山怀瑾(2)

第28章 风波初定仙山怀瑾(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着千淮离开,项天歌拉着禹川开始收拾校场,宋时瑾则抬脚迈步至纪怀生纳凉的树下。

“纪怀生。”

宋时瑾仰头,轻声唤道。

盛夏草木繁茂,纪怀生今儿又穿了件嫩绿的袍子,一眼看过去还真瞧不见人影。

宋时瑾唤了两声,只见树冠某处枝叶抖了抖,随后从青绿枝叶间探出一颗脑袋。

纪怀生今日没有束发,被头顶树枝勾走两缕黑发,有叶片沾在发间。

宋时瑾忍不住笑。

“纪怀生。”她抬手,轻轻招了招:“要备饭了,一同来帮忙罢。”

纪怀生的眸光从宋时瑾面上移开,慢吞吞停留在宋时瑾冲自己伸出的手上。

“好。”

片刻,纪怀生出声,以那有些变扭的身法利落从树上跳下来站定,他看向宋时瑾。

“一同去备饭。”

与纪怀生并肩走着,宋时瑾随手捡了地上一朵落花,拿在手里把玩。

如今不是花会开败的时节。

大约因为这人实在不擅长侍弄花草吧。

如此想着,宋时瑾笑了笑,随手择掉纪怀生发间的叶片,道:“好像是能别住哈。”

指尖拿掉叶片的动作应当是很轻的,轻到只有非常细微的感受。

而这样细微的动作,却让纪怀生忍不住一个激灵,身子也抖了抖。

“扯到头发了么?”

注意到他的反应,宋时瑾问道。

“不是。”

纪怀生保持着几乎和宋时瑾同频的速度走着,过了一会儿才轻声道。

宋时瑾想说什么,却被一道声音吸引了注意。

“时瑾——”

项天歌抱着柴火,不方便招手,这才出声唤宋时瑾:“天气热,煮些绿豆消暑可好?”

宋时瑾含笑应了,一边走得快了两步,走在纪怀生的前头,就要迈进厨房。

她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顿了顿,转过身来。

“若想要的话,要直接说呀。”

早在宋时瑾追着项天歌去的时候,纪怀生便低下了头,盯着脚面慢吞吞走着。

这么一句话突然冒出来,让纪怀生也有些没反应过来。

“……什么?”

“我说。”宋时瑾看着手里尚未枯败的那枝小花,又在纪怀生身上扫了两眼,道:“若想要什么,要直接说出来比较好。”

说着,宋时瑾将花枝别在纪怀生的衣襟上。

“总是什么也不说,想要的东西就总是什么也得不到,多难受呀。”

纪怀生抿唇不语,只看着自己衣襟上的花枝,好半晌,才慢吞吞道:“说出口,就能得到么?”

“不能。”

宋时瑾干脆地摇头:“又不是言出法随,哪有那么灵验。”

“……是啊,哪有那么灵验。”

纪怀生也跟着笑,轻声重复着宋时瑾的话。

“不过——”

纪怀生闻言,抬头盯着宋时瑾看。

“不过,我师姐曾说过,说出来,好歹算是开了个好头。”

宋时瑾说着,转身进门,将没说完的一句话丢在后头。

“至于结果如何,谁知道呢?”

迈进门去,宋时瑾在煮饭的禹川那领到了帮着淘洗绿豆的活儿。

纪怀生站在原地,将方才没头没尾的对话噙在唇边。

反复思索回味,却不得解法。

该找个道士和尚辩辩经么?

纪怀生甚至如是想。

可惜整个大晋能称得上通悟的仙师,好巧不巧,同纪怀生的关系都相当一般。

比如念远。

比如黎重光。

比如司九善。

想想就烦。

纪怀生眉宇间再次浮上沉沉郁色。

“想不通的话先来干活哦。”

见纪怀生站在门外不动弹,宋时瑾笑道:“座元大人可不兴偷懒呀。”

“就是啊怀生,千淮便罢了,你可是回回都躲懒!”禹川从灶台下探出个头来,对宋时瑾道:“得亏现在有仙首了,这回可逃不掉了,帮着烧水呀。”

“禅院儿当真不能请个厨子么?”

纪怀生应了宋时瑾跨进厨房,听见禹川的话,眼皮一掀,冷笑道:“省得你成天念叨别人眼里没活,也省得人成日吃这些。”

“不好吃么?”宋时瑾回想前几日曾在禅院用过的晚饭,疑惑道:“还成啊。”

“时瑾不知道,怀生这家伙挑嘴得很!”禹川蹲在灶台下盯着火候,一面闲侃着:“监院说了,院子里统共这么几个人,活计不多,大家伙儿通力合作,叫什么来着……噢,「团结一致,凝聚向心」。”

“还能节省开支。”纪怀生头也没抬,打了水来烧:“就是抠门儿呗。”

最重要的是节省开支吧。

宋时瑾想了想,脑中竟能直接浮现千淮笑眯眯说这些话的样子。

“我瞧着千淮身子不好,平日活计是得诸位多担待些。”宋时瑾笑道。

闻言,纪怀生扬眉,欲言又止。

闻言,禹川抬起了头,止又欲言。

“噢,那倒不是。”

闻言,项天歌拎着条鱼跨进门,道:“一开始想让她也参与的,后来就只是因为千淮做饭难吃啊。”

说着,项天歌晃了晃手中的鱼:“这么说吧,这条鱼让千淮来做,就算是白死了。”

一时间,屋内众人忍不住笑起来,就连纪怀生也难得放松了神情。

手伸进豆子里慢慢转圈儿淘洗,不知为何,宋时瑾久违地感觉到轻松。

蹲在灶边等着师姐端菜饭吃已经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而自己也已经许久没有像如今这般与友人切磋闲谈的悠闲时光了。

虽只是权宜之计,但偷得半日闲暇,还是让宋时瑾觉得高兴。

下午本该是宋时瑾作为禅院儿新晋的住持大法师去正殿办公的时候。

可昨日众人商议好,今儿午后下山去处理马车的事儿。

因此,用过饭后,五人回屋收拾梳洗完,便在禅院儿门口挂了牌子,下山去了。

老李头的家在镇上较为繁华的区域,并不难走。

宋时瑾一行人刚在李宅门口站定,就听见屋里一阵吵嚷哭闹声。

“定好的日子,你们老赵家说退亲就退亲,这,这简直欺人太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