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骑着三轮车来,如今,又骑着三轮车回去。
却南行跑这一趟,赚了不少钱,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嘛...当然是车厢里的那个冤家了!
‘冤家’温叙此时正无辜的坐在马扎上,吃着清源哥送的大苹果,看了眼群消息。
是学校的班级群。
当然了,是没有班主任的班级群。
临近开学,好学生自然不慌,但是末尾数的某些群体正抓耳挠腮、求爷爷告奶奶的借作业‘参考参考’。
【钱篆:爷爷奶奶们,孙儿跪求数学作业一抄!】
【冯楚:二十块钱一科作业,语数英翻倍,先到先得了~】
【张鑫尧:毁灭吧.jpg】
【......】
看着这一幕,温叙乐了。
想不到吧,他已经不是当初的他了!
现在的温叙,是温钮祜禄叙!
“你笑什么了?那么诡异?”却杨戳了戳温叙,讪讪的说道。
温叙一秒冷酷,高贵冷艳的瞥了却杨一眼:“不会说话就闭嘴,好吗?”
却杨手作拉链状,示意自己闭嘴。
温叙冷哼一声,继续垂眸扣手机。
回到村里,路口也能看见不少黑色的印迹,都是烧纸留下的,十天半个月可能还消不了。
温叙想到了过世的姜奶奶,也不知道在白水县烧的纸,姜奶奶能不能收到。
“南行回来了?”
路口坐着三五个大妈,看见却南行就笑着招呼了一句。
这下,却南行也不好意思直接开走了,只能放慢速度,笑着招呼一声:“对啊~张姨今天这衣服真好看啊,亮眼!”
温叙和却杨缩着头躲在车厢里,暗自祈祷这些阿姨别看他们。
别看这三个阿姨表面上无所事事,暗地里,他们是村里情报处的顶级特工!
狗路过了都得身败名裂!
张姨听见夸自己,立马笑开了花,毫不谦虚的说道:“是吧?我儿媳妇买的,说这个显白!”
“那确实是显白!”却南行笑着附和。
又唠了两句,有个阿姨好奇的问了却南行一句:“前几天,你是不是去隔壁竹山村了?”
却南行一愣,点了点头:“对啊,亲戚结婚,过去随个礼。”
“那你知道竹山村发生了什么事儿吗?”这个阿姨又继续打听着。
张姨听到这里,帮却南行接话道:“南行咋会知道呢?是这两天的事儿,他早就回来了。”
却南行脑子转的飞快,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面上依旧好奇的问了句:“什么事儿啊?”
温叙也偷偷竖起了耳朵,对啊对啊,什么事儿啊?
“这两天啊,有人从竹山村回来,说有市里的考察队去竹山了,好多人呢!来来回回去了好几趟呢,也不知道在搞什么呦,就连村长也陪着一起呢。”阿姨不愧是情报组的人员,就连隔壁村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竹山?
山里?
温叙顿时了然,应该是周穹口中所说的古墓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考察队直接进去?
却南行心里有了底,面上却装作不解,一脸迷茫的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前几天就回来了,这两天又去县里忙活了...不说了,我得赶紧回去了,俩小的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呢!”
“那得赶紧回去了!别饿坏了!”张姨立马关切了一句。
温叙和却杨被迫没有吃饭,笑的尴尬又不失礼貌。
等三轮车启动,温叙还能看见这几个阿姨在聊着他俩。
“南行家的俩娃长得真俊儿啊!”
“就是嘞!”
“你家孙女不是跟他俩年纪差不多嘛?不提前走走?”阿姨说的委婉,暗示意味十足。
“这...会不会太早了?”
“不早啦!”
“......”
温叙和却杨面面相觑,嘴角微抽。
这...阿姨们真先进啊......
八月底,邻居废弃院里的梨子彻底熟了,就是没有市面上卖的甜,味道也有些偏酸甜口,吃着也还行,煮冰糖雪梨也不错。
温叙和却杨拿着篮子,将够得着的梨子都给摘了下来。
“票买了吗?”却杨咬了口梨子,随口问道。
“买了,明天下午的。”温叙又用棍子勾了勾,够得着的地方都摘完了,没摘的是不熟的,再就是太远够不着的:“晚上还能去你家吃个饭。”
舅妈姜敏英离婚后,在东都单位附近租了房,工作顺利,儿女不愁,生活也算美满,也就孤寡老舅可怜巴巴的一个人在乌山村里,也不知道他们走后,老舅会不会感到寂寞。
“行吧,一会儿把这些梨给姜山他们送去点。”却杨看了看框里的梨。
温叙点了点头,准备收摊了。
棍子是晾衣服的撑杆,轻飘飘的,转起来没有实木的棍子有手感。
看着却杨抱着框进了厨房,温叙将杆子挂在晾衣绳上,进了屋里。
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拉杆箱瘫在地上,拉上拉链就能走。
墙上的红布温叙给去掉了,乌别野的画像卷成筒收在行李箱里。
温叙扫了一圈,没有发现落下的东西,仅剩的睡衣丢在椅背上,晚上还要穿。
似乎没有什么需要忙的了。
懒洋洋的坐在椅子上,温叙摸着腕上的珠串,呢喃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微凉的珠串散发着白色的微光,像是诉说着无声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