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飘飘悠悠,来到了一处荒郊野岭。
此地不见天日,亦不见人烟。放眼望去,唯有一片愁云惨雾。
见脚下无路可走,柳燕只得信步向前。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开阔起来——
这是一条河流。
然而,和普通的河流不同,这里的河水颜色发黑,深不见底,还散发着一股阴森的寒意。几具白森森的骸骨,在水流中若隐若现。并且,这里听不到潺潺的流水声,只有隐隐约约的叹息和哭声。
眼看被这条河流阻挡了去路,柳燕心中茫然,四处张望。终于,他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座延伸至河面的断桥。断桥之上,还有一个影影绰绰,头戴斗笠的人影——
柳燕心中一喜,连忙沿着河岸,朝那座断桥走了过去。不多时,他便踏上了断桥,来到了那人的身后。
他清了清喉咙,道:
“在下初来乍到,无意叨扰。不知贵人可否相告,此处乃是何方宝地?”
那人一个转身,却将柳燕吓得连退了几步——
只见那顶斗笠之下,竟然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
看来,它不是人,而是鬼。
尽管柳燕心里明白,如今的自己也不再是人。然而,这还是抵消不了他亲眼见鬼的不安。
他合手道了声得罪,正准备转身离去,却听那鬼慢悠悠地道:
“此地名为迷津。多有孤魂野鬼,徘徊至此。迷津对岸,便是阴曹地府。”
它又指了指那条河流,道:
“此河乃是奈河下游,名为弱水。水深千寻,鸿毛不浮。常人若是失足踏入,便会被腐蚀为一具骸骨。”
见它态度友善,柳燕稍稍放松了些,又道:
“多谢贵人解惑。只是此河凶险至此,如何能渡?”
那鬼像是轻笑了一声,道:
“自然是坐船了。”
说着,它指了指断桥下方,道:
“看,你的船来了。”
柳燕定睛一看,果然看到了一只足矣容纳两人的小船。
只不过,船上不见楫桨,也不见船夫,他不由有些忐忑,道:
“请问,此地有无摆渡之人……”
他话音未落,便听见那鬼道:
“求人不如求己,渡人还需自渡。”
留下这句意味不明的话,它便不再吭声。
柳燕本想再问点它什么,然而,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它竟化为了一根平平无奇的石柱,静静地屹立在断桥边缘。
这下,柳燕没了其他选择,只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踏上面前这艘小船。
果然,他刚一入座,小船便无风自动,朝着前方的浓雾驶去。
在此期间,除了偶尔从河面上漂过几具骸骨,倒也无事发生。柳燕独自坐在船上,竟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也不知道,珠儿这时候怎么样了。
不出意外的话,她一定会再次取得胜利吧。
可是,她会因为他的死而伤心吗……
想到这里,柳燕不禁替她难过了起来。
不过,他很快安慰自己道:
没事的。
一切都会过去的。
她的人生还很长。总有一天,她会忘了他,一同忘掉这份悲痛。
尽管如此,他在欣慰之余,又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失落——
说到底,他还是希望她能够一直记住他呀。
不过,这算不算是一种自私呢……
就这样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小船穿过茫茫迷雾,抵达了对岸的码头。
柳燕小心翼翼地从船上站了起来,登上码头。再度回看时,小船竟已调转方向,驶回去了。
见此,柳燕又扭头望向前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牌坊。
那牌坊碧瓦朱甍,金碧辉煌,上面书着几个笔画复杂,宛如蚯蚓般歪歪扭扭的大字。饶是柳燕博览群书,却也认不出这些字来。
过了牌坊,又是一条汉白玉铺就的康庄大道。
出乎柳燕的预料,这里竟然热闹非凡——
街道两边的商铺,时不时地传来叫卖声,可仔细一看,里头卖的却是些人骨酒、人皮鼓,甚至还有一筐筐喋喋不休的舌头和嗖嗖转动的眼珠。无数名身着公服、手捧名册的小鬼在街上窜来窜去,稍不留神,柳燕就会和他们撞个满怀。
忽然,有位红面小鬼大声埋怨:
“一天天的,死这么多人,忙死鬼了!”
和它同行的青面小鬼好言相劝,道:
“再坚持一会儿,等仗打完了就好了。”
红面小鬼的脸色稍稍缓和,道:
“这倒也是。到时候我可要向阎王大人请假,好好休息几天。”
柳燕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它们的谈话,肩膀却被冷不丁地拍了一下。
他回头一望,只见一位浓妆艳抹,身材丰腴的女鬼朝他嫣然一笑,露出嘴里又长又尖的獠牙,道:
“这位小哥,来尝尝人肉馅的包子吧。现宰现做,保证新鲜!”
说着,它还扯住了他衣袖,像是要把他拖进店里——
“不必了,我吃素!”
说着,柳燕挣脱了它,拔腿就跑。不知跑了多久,他总算在一座格外气派的建筑前停了下来。
建筑的形制,有些类似阳间的衙门,不过要巍峨富丽得多,当中又有一块金光灿灿的牌匾。
柳燕见衙门的牌匾上仍是自己不认识的泼墨大字,只好询问一旁的秃发长者:
“这位前辈,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长者捋了捋下巴上仅存的几根胡须,道:
“此乃“六道轮回”之所。前世若是行善积德之人,便可跻身天道,亦或再度为人;若是作恶多端之人,便会沦为牲畜饿鬼,甚至永坠地狱,不得超生。”
话音刚落,一根胡须便从它的指尖滑落,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它不由摇头叹气,道:
“唉。不中用了。”
就在这时,一位把守着大门的鬼卒厉声道:
“新来的,还不快点进去!早点投胎要紧!”
看来,自己是非进去不可了。柳燕本还想向方才那位长者道声谢,回头一看,却只看见一把光秃秃的扫帚。
敢情,它就是那位长者的真身吧。
担心鬼卒会再度催促,柳燕只得匆匆踏上通往大门的台阶,走了进去。
一踏进门,柳燕便看到了一片相当宽敞的会场。不仅如此,这里还挤满了死状各异的鬼魂——
尸首分离的无头鬼、伸着长舌的吊死鬼、面目膨胀的溺死鬼……相较之下,柳燕的死状都显得相当雅观了。
离鬼魂稍远的地方,有一处高出地面的平台,平台上有一张案台,案台后却坐着一位一手持笔,一手执册的黑脸大汉。
看他那副架势,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判官吧。
下一秒,只听那判官高声道:
“河东府寿安县,李大。享年七十,功德一千零五十。”
片刻后,果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着身子,从围观的鬼魂当中走了出来。
判官瞥了他一眼,道:
“中间那条路,去吧。”
李大绕过平台,朝着后方走去。柳燕这才发现,平台后似乎还有几条道路,只不过由于距离尚远,看不太真切。
接下来,判官又一连念了好几个名字。被叫到名字的,通常会主动走上前去。不过,也有不乐意的——
“我不要,我不要下地狱啊啊啊!”听到自己的功德竟然为负,那鬼魂瞬间涕泗横流,急匆匆地就要逃离会场。
然而,它最终还是被匆匆赶来的牛头马面押走了。
判官像是见怪不怪一般,连眼皮都没抬起来一下,只是又翻过一页名册,道:
“南华府广安县,柳燕。享年十七,功德十万零八千。”
此言一出,顿时引发了一片艳羡之声。
几名看似很懂行的鬼魂议论道:
“听说,只要功德满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就能当上神仙了!”
“想不到这小子这样厉害,竟然还超出了八千!”
“上一个有资格登天道的,还是在几十年前呢!”
听到这些议论,柳燕一时有些发蒙。那判官见无人应答,又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