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雪落青松 > 第68章 自首

第68章 自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等皇帝说出什么来,另几个朝会喊冤的御史纷纷出列,不断附和。

朝阳殿在这一言一语中,再次陷入人声鼎沸之势,其中亦有反驳,不过是横添争吵,论不出来个是非黑白。

喧哗之中,林知瑾走向大殿中央,拱手喊道:“陛下,今日齐尚书悔极认罪,其言或有待考量,可转念想来,此事开端本就片面之词,并无任何实证。现有当事人伏法,于情于理,都该按司法流程处理,请陛下接纳诸位臣工谏言,释放有冤之人!”

“臣附议!”

林知珩说着也走上前,“且不论苏云峥此人所言对错,他只道齐明玄谎报北疆军情,筹谋战资,而朝内支持全部源于兵部。现下是其父兵部尚书亲口承认他父子二人暗通款曲,既没有任何指认,又摆不出什么证据,臣实在不明,陛下为何不肯放人?”

“陛下,”一直旁观的江淮景也站了出来,进言道:“中书令等人皆前朝老臣,政见上或有守旧固执,但其功绩奉献并非噱头,若因素日交际,便一概而论,确为不妥。”

“连你都……”奉元帝气愤不已,喘着粗气,难以将话说完。

偏还有火上浇油者上前,高声言道:“中书令年事已高,不堪诏狱折磨,还望陛下体谅,下旨放人!”

“放肆!”奉元帝咬牙道:“谁给你的胆子敢在这儿咆哮,这是要请旨还是逼朕?!”

“跪请陛下恩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前几人言辞凿凿,有理有据,便涌出一大批人跟着求情劝声。

众口一词之下,奉元帝只觉头晕目眩,脚下不稳,连退朝都没说,便甩袖而去。

皇帝走了,大殿慢慢安静下来,诸臣面面相觑,又起窃窃私语。

众人等了半响,直到曹征去而复返,宣了散朝,才彻底结束了这日喧闹。

陆续往外走的时候,江淮景凑去梁颂年身边,问道:“怎么连个声都没吱?”

梁颂年淡淡道:“今日这场面,我开不开口会有什么影响吗?”

江淮景低头一笑,“今日确实开眼了。”

“倒是你,”梁颂年道:“你向来旁观,怎得也去煽风点火了?”

江淮景听言,没有立即回答,默默想了好一会儿才道:“齐尚书也是肱骨老臣了,他都站出来将这等大不敬的罪名担下来了,我想着陛下这杀鸡儆猴也够了,不至于非做到赶尽杀绝的地步,便跟着劝劝。”

梁颂年点了点头,又问:“风向变成这样,你就没觉得意外?”

江淮景道:“上次朝会意外过了,这会儿要还想不明白,我也忒蠢了些。”

梁颂年挑眉看他,“你觉如何?”

“到了这份儿上,林氏子女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他们可不只是因为姓林才得高官厚禄的,总要有点真本事,只是……”

江淮景迟疑了一下,方继续道:“他们太过顺利,这倒是让我有点奇怪,总觉得这背后还藏着什么大事儿。”

自从开朝复印后,京都政坛被北疆欲反的事盖过了所有,裴逆案本就进展平平,尽管抓了犯人,但没有新的突破,亦是无人关注。

因为不是最要紧之时,那些狗急跳墙刺杀之举也就再没出现。

没了危险,林知瑶便送梁母回了梁府,不想其牵扯在这时候的风波里。

是日朝会,他们都去了宫里,她在屋里坐不住,独自去了后院练习射箭。

这些天梁颂年有空就会亲自教她,起初她觉得这不是速成之事,多有抗拒。

可最近心烦意乱时来专注于此,她反而镇静心神、平稳思绪,便自觉的常来练习。

何氏带着消息来的时候,林知瑶已经默不作声练了一个半时辰。

“阿瑶,有信儿了。”

林知瑶猛的分了心,指间一松,箭直接脱落掉地,白费了力气。

“嫂子。”

林知瑶收起姿势,胳膊手腕垂在身侧,因酸痛而不自觉地抖动,直问重点道:“放人了吗?”

何氏抿着嘴,摇了摇头。

林知瑶垂眸,将情绪盖在眼底,片刻后又问:“二哥呢?”

何氏沉了口气,言简意赅道:“擅权渎职,陛下已经下令罢官问罪,现押去了刑部。”

林知瑶没什么再问的,转身走回刚刚的位置,拉弓瞄准,全神贯注,奋力一击。

这是她第一次射中靶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