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此话,杨念荷却是心里一紧。颜如芝却是心虚的咳嗽了下,道:
“无事,夫君已为我寻得药膏,待过段时间方可!”
她的脸其实早好了,只是她不是真的沈夫人。
颜如芝瞧着杨念荷身后一半老妇人,眼神有光,却是外族之貌,想着韩采玲曾说杨念荷的乳母是外族人,却是笑着道:
“今日前去仙人观,就咱们几个?”
这簪子是昨日送来的,吕管家说是沈震让人新打的。簪子主体是金子,但以蓝宝点缀,如同一簇盛开的兰花,她十分喜爱。
却不想,这蓝宝石是宫中赏下来的。想到此处,颜如芝的心小小的心动,可见沈震是对她真的好,可是她不是颜如玉?
“这个不知,不过看来应该不止咱们。”
瞧着道路后面的马车,韩采玲不由得道。
后面是一辆皇家马车,彪壮的塞外马,奢华阵仗。马车外还着掌灯的少女,一瞧便知,定是南平公主来了。
“奇怪,她怎么也来了,皇城不是有太清宫吗?”
太清宫是皇家仙观,平常人不得而去。中元节这样的大日子,皇家是有礼节在的,但南平是公主,自也应是去那里,却不知为何到了这里。
韩采玲边说边鄙夷着道:
“陛下这般节俭,连众臣朝拜都变为隔日,她却这般的铺张。”
安史之乱后,国民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国库本就不富裕,据说因着众臣朝拜后要留食,代宗以开销太大,便改了日日朝拜,变为隔日朝拜。
待得下车后,韩采玲故意拉着颜如芝与杨念荷走在后面。颜如芝也并不想与南平有招面,是以,便也跟着她。
不过,颜如芝却瞧着杨念荷心事重重,不知在想些什么。
颜如芝跟着韩采玲他们走了进去,却瞧着门口处进出人十分的多,有着衣麻布,也有绸缎。有富态妇人,也有娇羞的娘子跟在自家大人后面,身后却跟着一群丫头。
韩采玲却是个热闹的,瞧着几个姑娘们便聊了起来。颜如芝与他们打过招呼,这些贵女们却都是一副探究的模样瞧着她。颜如芝感觉,估计她们都是在想,她到底是人还是妖吧。
听说最近长安城盛传,说沈震娶了个妖,将其迷惑。也有说她长得貌似无盐,否则怎么总带着幕帷,至今谁也不知她长什么样。
颜如芝不太喜欢这种热闹的场合,且她还有别事要做。但瞧着韩采玲与那些来此处的贵女们热聊时,便带着小满向着后殿的方向走去。
因着前面的人声鼎沸,后殿处人少,但层层大殿,颜如芝却是一时不知要去何处找寻。
“这位师傅,请问静慈师太身在何处?”
瞧着一院内有数名宫女,颜如芝识得,正是南平公主的阵仗。立时拉了一个身旁路过的小道姑问了起来。
“这位失主,静慈师傅正在会见贵客,不便相见。不若娘子去隔壁小坐,待得师傅空下再说。”
但瞧着室外那些宫女,颜如芝心道南平公主估计在。便对着那小道姑道:
“既然道长不方便,那我待会再来吧!”
说着,颜如芝便带着小满去了隔壁的院子,院内有一小花圃,种满了各色花种。一株苍松挺拔立于院中凉亭外,端得欢喜。
七月的天,天高气爽,空气中充溢着各种味道。大唐人喜吃羊肉,是以,身体都有一种膳味,因而唐人喜好熏香,甚至是一种流行。
她的衣服每次洗过后,都会被小满拿去熏制。
但每家的香又不一样,比如韩采玲的身上是芍药的香气,杨念荷身上的香气就不一样,似乎是一种她没闻到过的。
“娘,我想吃糕!”
此时,在道观的一角,一个身着粉衣布衫的孩童,羞答答的瞧着她。
坐在凉亭中的颜如芝,接过一旁小满正要递过来的兰芋糕,对着那小女孩招了招手,道:
“过来!”
那小孩童却真的挣脱母亲的手,小步的跑了过来。颜如芝瞧着她身后的妇人道:
“香儿,阿娘如何与你说的!”
那妇人边说边追了上来,那小孩童却是在离颜如芝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很是不情愿的回头道:
“阿娘说阿爹一会儿就来,香儿就有的吃的了!”
那妇人却是向着颜如芝福了福,道:
“孩子不懂事,夫人不要介意!”
“无妨,小孩子心性!”
说着,那妇人边拉着那女孩子离开了。颜如芝瞧着那慈爱的样子,想着自己以前被铃娘也是这般的宠爱过。
不由得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