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珂横了他一眼,这家伙还算会说话,她继续看信,信里说他们家的田地,不知是因为河泥的缘故,还是因为混种,长势格外喜人,目测比其他的田地能够多收一倍。
沈梦珂惊讶问:“阿爹是不是有些夸张?”
李昊霖看了看信,道:“未必,咱们农人种田,产量低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肥料,如果河泥真能够充作肥料,的确能够丰收,再则如娘子所说混种能够让作物优势互补,不易发生虫害,所以能够多收一倍,未必不可能。”
沈梦珂嘴巴抿了抿,道:“如此,我们要报告朝廷吗?”
李昊霖点了点头,“自然。”
但很快补充道:“以娘子的名义报告朝廷。”
沈梦珂没意见,这事儿虽李昊霖执行,但却是她的主意。
“娘子,我想明年下场。”
李昊霖又说了自己科考的安排。
沈梦珂犹豫地问:“会不会太匆忙了?”
李昊霖摇了摇头,“我这些年虽生病,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学业,再加上周师爷和景山书院夫子的指导,三元及第不敢奢望,但取得功名,还是有把握的。”
闻言,沈梦珂鼓励道:“读书的事儿,我不懂,但我会给你做好后勤工作。”
李昊霖伸手握住她的手,动容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但很快他就眉头皱了起来,道:“可科考要回祖籍,我今年下雪前就得动身回青州了。”
沈梦珂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你身体刚好,如何经受住舟车劳顿。”
想了想,她咬牙道:“我会向皇帝陛下求恳,让你在京城参加考试。”
李昊霖没拒绝,而是感激道:“多谢娘子。”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经过半年的休养,身体虽好了不少,平常看着也跟常人无异,但到底身体底子差,回乡科考奔波劳碌,就怕身体出问题。
而沈梦珂也没有闲着,当即就拿了华安公主给她的牌子进了宫,华安公主得知她进宫的时候,惊讶地眼睛都瞪圆了。
等她亲眼见到沈梦珂,更是道:“今天的太阳没从西边升起,你咋进宫了呢?”
沈梦珂横了她一眼,道:“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华安公主冷哼一声,“我就知道是这样。”
不过到底好奇,又问:“什么事儿?”
沈梦珂便把李昊霖明年准备下场,得回原籍科考,但他身体弱,受不得舟车劳顿的事儿说了,然后用讨好的语气道:“公主殿下,神通广大,一定能够让我夫君留京城科考的,对吧?”
华安公主却没有应下,脸色严肃地道:“父皇登基以来,对于科考异常重视,朝中重臣子弟不论因何原因,都得回原籍科考,除非有功于朝廷,否则这事儿谁求都不成。”
沈梦珂眉头拧了拧,问:“没有例外吗?”
华安公主摇了摇头,沈梦珂只能叹气,看来河泥肥田的功劳,还真得给李昊霖了,不求别的,只求他留京城科考。
她以后立功的机会还有,不必在乎这一桩。
她抿了抿唇,便把河泥肥田的法子说了,“我和李昊霖在老家的田地眼见就要丰收了,我阿爹来信,说预估收成会比平常的多一倍,如果河泥肥田真成,不仅粮食丰收,就是河工上也能够省下一大笔清淤的银子,这算不算立功?”
华安公主愣了,她上上下下地打量沈梦珂,问:“你们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好事儿,这辈子生得如此聪明?别人立功,一辈子都不定能够有机会,你们说立功就立功。”
沈梦珂微笑,“可能我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
华安公主不解地问:“什么系?”
沈梦珂笑着道:“我觉得我上辈子肯定是个大善人。”
这话她有些心虚,上辈子她虽然不是坏人,但也不是好人,爱吃爱玩爱享受,活得非常自我。
虽然也会在国家遭遇天灾人祸时候捐款,但平常谁想占她便宜,她会直接掀了谁家桌子。
但华安公主信了,要不是上辈子做多了善事,沈梦珂这辈子为何如此聪明。
事不宜迟,等沈梦珂离开,华安公主就去找皇帝了,古代封建社会说白了也就是农耕社会,田地收成在整个社会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
而大齐朝境内河流众多,每年清淤也是一项大工程,经常是官府派给老百姓的徭役,虽说是徭役,但要管饭,还得给工钱。
虽然饭菜是清汤寡水,工钱也是象征性给,到底是一笔大支出。
如果河泥真能够肥田,丰收有了,徭役银子不用出了,皇帝思量后,道:“派人去安县了解情况。”
胡综躬身道:“是!”
等胡综出去安排任务,华安公主便立刻问:“父皇,沈氏的夫君能不能在京城科举啊?”
皇帝却没给她准话,说道:“一切等从安县回来的人汇报情况后再说。”
华安公主知道这是有门了,她兴冲冲地回去派白芷告诉了沈梦珂消息,沈梦珂又告诉了李昊霖。
李昊霖愧疚地道:“娘子大恩,昊霖没齿难忘!”
他发誓这辈子,就是负了自己,也不要负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