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珏吸了吸口水,便开始委屈地抱怨,“阿姐,你上次来家,怎么不等我回来就走了,你心里头还有没有亲弟弟了。”
沈梦珂打了一个机灵,“你从哪儿学来的怪腔调?”
“我们学堂的王金宝啊。”
沈梦珏回道。
李美容在一旁补充,“王金宝是王地主的小老婆生的。”
沈梦珂恶寒,唬着脸,道:“以后不许学他,否则你就没亲姐姐了。”
沈梦珏赶紧点头,然后又道:“那你以后能经常回家吗?”
沈梦珂微微一笑,跟他说了一个好消息,“我过几天会跟你姐夫搬回村里,你想阿姐了,随时可以去找我。”
小家伙高兴坏了,姐姐回到村里,他可以经常吃阿姐做的好吃的了,阿娘做饭太不好吃了。
李美容哪里能不知道儿子的想法,没好气地支使道:“你姐夫在堂屋,去屋里陪你姐夫去。”
等他出去,沈梦珂便道:“阿娘,您和阿爹就没考虑过让阿珏去县城的私塾读书?隔壁村的私塾虽不错,但终归比不过县城的私塾。”
李美容笑着回道:“你阿爹说让阿珏读到过年,过了年再去县城读书。”
见爹娘对弟弟教育比较重视,沈梦珂松了口气,接着又问:“阿爹对于科考怎么打算?”
弟弟年纪小,李昊霖的病能不能治好又是未知数,如今能够最快获得功名的人,只有亲爹了,就怕亲爹没有了斗志。
“你阿爹如今除了当差,也是手不释卷,还想要搏一搏。”
李美容笑着回道。
沈梦珂这下放心了,老爹还有斗志就好,回头她再把后世应试教育的一些学习方法给他,不求阿爹能够考中三甲,哪怕是个举人,也够在安县为她撑伞了。
母女俩在厨房做好饭后,回到堂屋,就听到李昊霖在跟沈梦珏讨论功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嗯嗯。”
沈梦珏点头如捣蒜,“应该高兴,阿姐就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来家,我很高兴。”
李昊霖温和道:“理解的不错。”
李美容看着女婿和儿子相处融洽,眼角的皱纹都笑多了几条,甚至还感慨道:“要是昊霖身子健健康康的,多好。”
沈梦珂撇嘴,“他要是好好的,您觉得他还会是你女婿?”
李美容瞬间无语因为这是事实。
酸辣粉并不辣,但还是给李昊霖准备了不辣的,他感动于小妻子的细心,再加上蕨根粉爽滑柔韧,味道绝佳,他吃的暖到了心窝里。
而李美容和沈梦珏则解锁了新味觉,原来菜里加了茱萸,竟然这么好吃。
只有沈梦珂则失望,茱萸辣味总归没有辣椒正宗啊。
饭后,在厨房洗碗筷的时候,沈梦珂说了自己的打算,“阿娘,夫君治病需要大笔银子,所以我们想了想,打算做高梁饴,跟县令夫人合作,一来依靠县令当靠山,二来拉近关系,三来挣银子。”
李美容惊呼:“你要甜菜制糖?”
“不是。”
沈梦珂赶紧否认,“是麦芽糖做的。”
李美容松了口气,她可是听夫君说了甜菜制糖的利益,那可是连皇帝都心动的,他们家包括李秀才,都兜不住这泼天富贵,还好闺女有成算。
“阿娘,我不想生意上跟李家牵扯,老宅又还没修缮好,能不能在家做糖?”
沈梦珂紧接着提议道。
李美容嗔怪地看了眼闺女,道:“你出门子了,又不是断绝关系了,咋不能?”
沈梦珂眉眼灿烂一笑,“谢谢阿娘。”
跟阿娘说好,她便出门去买麦芽糖、淀粉等做高梁饴需要的材料,其实做高梁饴加入白糖,口感会更好,但白糖太贵了。
把材料买回来,便起锅做高梁饴,这次她准备做两种口味,一种是山楂口味,另外一种便是原味,什么也不加的。
等做好后,已经是半下午了,李美容拿起一块高梁饴尝了尝,便夸赞起来,“弹牙、柔韧、不粘牙,比单吃麦芽糖好吃多了。”
李昊霖也跟着夸,“甘美爽口,加入山楂,还能健胃消食,娘子巧思。”
沈梦珂汗颜,这哪里是她巧思,分明是种花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而且她改良版的高梁饴,她总觉得甜度不大够。
于是没接这茬,反问:“高梁饴能入县令夫人的眼吗?”
“能。”
李昊霖掷地有声道,“不过得多做几种口味。”
沈梦珂从容一笑:“这个简单,苹果味、桂花味,甚至绿豆味,只要有条件,口味不是问题。。”
“那明天我们就去找县令夫人谈合作。”
李昊霖立刻做了决定。
沈梦珂爽快答应,“好。”
夫妻二人都是行动派,第二天便换上新衣裳,拿上装着高梁饴的盒子,租了牛车往县衙而来。
县令夫人出身虽不算顶级豪门世家,但因为阿爹是御医,山珍海味甚至宫里的御膳都吃过,但高梁饴的甘美爽口,还是让她惊喜不已。
沈梦珂趁机问:“夫人,这糖可以做成多种口味,制作过程又简单,您觉得可以拿来开铺子吗?”
“当然可以。”
温氏自然地接口道。
作为当家主母,虽有丰厚嫁妆,但如果不好好经营,只会坐吃山空,她的嫁妆在她的经营下,已然翻了一倍不止,对于商贾之道,她颇有心得。
沈梦珂松了口气,便把想要跟她合作开铺子的想法说了,“夫人,意下如何?”
温氏手摩挲着手里的帕子沉吟不语,沈梦珂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虽心有八成把握事能成,但没有确切答案,心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