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小月子后,沈映秋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晒太阳。
今日天气晴好,太阳暖融融的,阳光肆意地照在身上,仿佛在给她做Spa。
她站在半人高的水缸边,朝里头撒鱼食,看着鱼儿在里头聚散争抢。
水缸里养的鱼并非什么名贵品种,也没有绚丽鲜艳的色泽,只是她三年前去庄子上避暑时在小溪里抓的。
鱼小小的,但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好歹是自己抓的,那就带回来养着吧。
这一养就是三年,嫁到江家来时,她那近乎绕城一周的嫁妆里就有这一缸鱼。
对于几条小鱼儿来说,这口缸太空旷了,以免鱼儿们孤单,她还让人在里头种下了睡莲。
到了夏天的时候,漫画般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鱼儿在莲叶间游动,那幅画面实在赏心悦目。
一片落叶飘落在了水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
金婵走过来,“夫人,宋夫人给您下了帖子,邀您明日去清欢楼吃茶。”
沈映秋拍了拍手,接过请帖,帖子浸染了一股墨香,青绿色为底,几笔看似简单写意的墨痕勾勒出一幅空灵悠远的山水画来。
上头还题着两句诗:半壕春水一城花,且将新火试新茶。
不愧是宋铮皎的画风,精致又文雅。
不像她,发出去的帖子只会贴金花。
“在屋里窝了这么久,我早就想出门逛逛了,她这帖子来得正好。”
沈映秋写了回帖,表示明日一定到,让金婵拿去交予来人。
自己则进了内室,为明日的赴约做准备——衣裳、首饰、妆容这些,都得提前准备好,不然等到明天再弄就要手忙脚乱了。
宋铮皎乃是白泽书院山长的独女,嫁给了池州刺史的独子,在这池州地界,除了刺史夫人外,就是她独占鳌头了。
沈映秋跟她的相识,起于一件首饰。
穿来没多久,她就听说过宋铮皎的名头,这位白泽书院山长的独生女,在宣城是有名的才女,三岁能文五岁能诗八岁弹得一手好琴……
沈家虽然豪富,但在那些高官名士眼中,是满身铜臭气的,是不入流的,所以沈映秋压根儿不觉得自己和宋铮皎这样的清流名士后人会有什么交集。
正如前世的她,不觉得自己会和电视上的大明星有什么交集一样。
但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将两个不同圈层的人凑到了一起。
有一日,她到宝胜楼去取定做的首饰——她自己画的样式,一根十分华丽的步摇簪,簪身是金子,簪头用宝石、珍珠等打造出了“花下猫蝶戏”的形态。
她为之取名为猫蝶簪,“猫蝶”与“耄耋”谐音,而耄耋是指年老长寿者,所以“猫蝶”有着长寿的寓意。
是她特意为这一世的娘亲准备的生日礼物。
宝胜楼就是她自家的首饰铺子,给她这个小姐打首饰,那自然不敢偷工减料,八分的设计在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手里,发挥出了十二分的效果,成品华美灿烂,流光溢彩。
结果铺子里的伙计一不小心犯了错,将这根不对外出售的簪子摆到了柜台上。
偏偏还被宋铮皎看到了,她想将这根簪子买下来。
沈映秋恰在这时到了店里。
掌柜的向她求救,沈映秋便出面向宋铮皎解释了一番,但宋铮皎却表示:“既然贵店将这根簪子摆了出来,那就是可以出售的,怎的我一问价,你们就说不卖?难道是故意给我难堪吗?”
沈映秋可不敢应下,眼前这位可是宋少隐宋大儒的独女,宣城第一才女,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若是惹得她不快了,回头她写首诗来阴阳宝胜楼怎么办?
那宝胜楼的生意就不用做了。
沈映秋打算忍痛割爱,将簪子直接送给宋铮皎,赔礼道歉。
至于给娘亲的生日礼物,还有几天,可以另外再准备一份。
哪知宋铮皎又不乐意了,“方才还不卖,现在却要直接送给我,贵店就是这样做生意的?无非是看我身份不一般罢了,若是个寻常人,你们是不是就要店大欺客了?”
沈映秋:“……”
这位传说中的大才女,真是不好惹。
最后,宋铮皎没要簪子,也没再为难宝胜楼,而是提出了一个让沈映秋有些意外的要求——
“跟我走一趟。”
沈映秋也不怕这位宣城第一才女把她给卖了,带着丫鬟跟着她去了。
宋铮皎带她去了一座墓碑前,墓中埋的是她母亲,原来那天是她母亲的忌日。
她想将那根簪子买下来祭奠她母亲。
“我娘生前,从来没戴过那般华丽好看的簪子。”
沈映秋安慰她:“想来宋夫人性喜素雅,不爱戴这种俗气的首饰。”
宋铮皎:“不,是因为没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