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可以随意进出任何一家的钥匙,却不是求财……
“啊……”
姜茳立刻捂住。
“没爆出来过的案子,不代表没发生过,只是某些东西难以启齿,更何况是这样的山村里,所以损失的并不是能看得见的东西,或者说,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
再结合李锁匠万年老光棍的形象……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他……他好变态啊。”
金宇很是嫌弃。
同为男性他是真的不理解这么变态的行为。
“许家夫妻被发现尸体的那天早上,李锁匠正在附近偷盗,他脚上自然会沾上梧桐叶了,毕竟要鬼鬼祟祟的藏起来,趁人不备偷。”
而这,就是某人掌控他出现在必要地点的手段。
“你应该早就发现了李锁匠的这个癖好,所以你利用了他,你知道他每天的行动路线,许家夫妻被发现尸体那天早上,他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癖好才出现的。”
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在附近,脚上还沾了梧桐叶的原因。
“而林河刺激他,说要搜查他家里,他当然慌乱了,毕竟他偷盗的东西都在家里,不能让全村人知道,毕竟做了是一回事,面子是另一回事。”
所以当时李锁匠才会慌乱,到了晚上就跑去埋起来。
“因此他和许家和乔家吵架的原因就找到了,这才是两家吵架的真正原因,但因为原因实在难以宣之于口,所以所有人都选择了隐瞒。”
这就让本来就不知情的林河产生了误会。
就让他明明被冤枉,又不能说是什么,只能喊着,那东西不是他的。
“你就是利用了这个信息差,成功误导了所有人,认为他当时在埋凶器。”
真的是很大胆的手法。
若过程中,李锁匠承认了自己偷盗行为,再加上村长的证词,那他就不会被认定为凶手。
但李锁匠没有承认,甚至村长都没有说这件事。
是运气……
还真的是因为未清宴把这些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呢?
“而那天村长之所以帮他做假证,不是因为他掌握了村长什么罪证,用来要挟,而是因为村长知道他出现在附近的原因。”
正因为知道,才能确定他不可能行凶,所以做个假证没什么,反正他不是凶手。
“第一案里,村长也说自己一直看着李锁匠,林河认为是假证,现在来看,也确实是假证,他当时不在现场不是为了去杀人,而是为了去偷盗,所以村长才帮他掩护。”
村长是做了假证,但那是他明确知道他去做了什么,帮他遮羞而已。
“等等!”
姜茳立刻举手。
“师傅,如果村长只是帮李锁匠遮掩他难以启口的癖好才做的假证,那王建国为什么要杀死李锁匠?或者他为什么要去找李锁匠,和他打起来?”
都是一家人,又不存在威胁了,那为啥还发生冲突呢?
“我说了,信息差。”
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李锁匠这个癖好除了受害者外,只有村长知道,连儿子王建国都不知道。”
所以未清宴就利用了这一点。
“就像她利用林河一样,她也可以利用王建国对信息差的误解,让王建国以为自己父亲帮忙,是因为受了要挟,被迫的,所以才主动去警告。”
或者……
“我说明白一点,就是……他以为是因为自己杀人的事导致了李锁匠抓住了村长的把柄,威胁到了他自己,所以他才选择去找李锁匠问个明白。”
又是抓住了别人的心理。
“你在这个过程里,一定向王建国暗示过不少次吧,才让他按照你想的去行动。”
一定是一次又一次的加深,让王建国在心理树立了一个不存在的敌人。
“如果王建国杀死了李锁匠,那固然好,如果没杀死,那你也能成功陷害他。”
很厉害啊。
用小鱼勾大鱼,再用大鱼勾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