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大人每天都在破案 > 第84章 刀疤

第84章 刀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潘园这个名称,听起来像一户姓潘的住宅。只是这样的住宅太多了,根本无从找起。

过了一会,元景佑走了过来,云水谣对他说了刚才的事。

元景佑道:“潘园应该不是住宅。”

“为何?”

“能叫某园的住宅,一定很大,人口也多,这种人家应该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非常显眼。那么,百尺楼的女首领会选择寄居在这种地方吗?这种住宅人多眼杂,容易泄露百尺楼的机密。

假如这个潘园是她家,那么她为何要跟家人住在一起?也是同样的原因,容易泄密。像她这样身份的人,如果要选择一个地方定居,肯定要选那种比较隐秘,且外观上平平无奇的房子。”

云水谣点头:“你说得对。那这个潘园会是什么呢?难道是园林?”

“园林的命名风格不是这样的,一般会叫颐和园、拙政园这种有含义、有文采的名字。若是一个姓潘的人建造了园林,就取名叫潘园,是一种很俗气的起法,他身边的人也会制止他的。”

“那这潘园既非住宅,又非园林,会是什么?不如这样,你去雍州官吏中打听一下,看有没有经常旅游各地的书吏,就说我有事找他。”

“是。”

一个时辰后,元景佑真的找来一个年老的书吏,他年轻时走遍了大江南北,中年时才成为小吏。

云水谣问道:“你可曾听过潘园这个地方?”

那小吏道:“这名字挺常见的,很多姓潘的富户,会把自己的住宅命名为潘园。”

“除了住宅之外呢,还有没有别的潘园?”

“哦,有一个地方,说是住宅,又不算住宅。”

“什么地方?”

“在灵台县,曾经住着一个姓潘的名士。他虽未出仕,但很有才华,其诗文集流传甚广。他又经常为家乡造桥铺路,口碑很好。他住的地方也很漂亮,设计得跟园林一般。后来他过世了,因没有后代,住宅充公。官府感念他在世时的名声和功德,并未将他的房子挪作他用,而是保留一切设施,布置成一个旅游景点,就叫潘园。

那个地方曾经是潘名士的住所,现在又不是了,所以我才说,那里算是住宅,又不算住宅。”

云水谣惊喜道:“你能否在地图上指出位置?”

“可以,不过得先有灵台县的地图。”

“这……怕是不好买。”

对很多百姓来说,其他地方的详细地图没用,所以很少有卖地图的。就算有,也是卖本地的地图。灵台县太偏远了,恐怕找遍雍州城,也未必能买到其地图。

小吏道:“无妨,我会画,但是画得一般,将就看吧。”

云水谣赶紧取纸笔来,让小吏画地图。

在他作画时,云水谣问:“那个潘园热闹吗?”

“不太热闹,平时去的人很少。那个潘名士本来也只在家乡一带比较有名气,外地人很少知道他的,自然不会特意去他生前住宅看。”

过了两炷香左右的时间,那小吏画好了一张简易的地图,指出了潘园的位置。

云水谣向那小吏道了谢,嘱咐他不可将此事外传。

然后,她就带领元景佑和二十来个护卫,一起去找这个潘园。

路上,元景佑问:“大人,您确定那女刺客现在一定在潘园吗?”

“我不确定,只能确定潘园是她闲暇时所待的地点。只能碰碰运气了。”

“嗯。”

她们马不停蹄地赶路,大概七八天后,来到了福州的灵台县,找到了潘园。

潘园前面门可罗雀,没有游客,院子里只有一个老妪在扫地。

元景佑道:“小姐,我们进去看看。”

在外面为了隐藏身份,云水谣扮成了一个富家小姐,元景佑等人都作护院打扮,看起来像是一群护院跟着自家小姐出来玩。而他们对云水谣的称呼,也是“小姐”。

云水谣带众人走了进去,那老妪仍是低头扫地,并未跟她们搭话。

为了找人,护卫们分头逛,最后在后门集合。

半个时辰后,众人都逛完了,来到云水谣面前,说:“小姐,没找到。”

元景佑道:“小姐,看来那人不在这里。”

云水谣道:“等等。”

她重新走到前院,见那老妪还在扫地,便问道:“大娘,这里平时有人来吗?”

老妪道:“什么?大声一点,我耳背。”

云水谣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老妪道:“平日里游客很少,但有一个眉毛上有刀疤的女人会经常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