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第一阶段复习结束,许天真语文136分,数学146分,英语150分,政治98分,物理85分,化学60分,总分675分,年级第二。许铭恒数学物理都是满分,语文和英语低她6分,总分超过她3分,位列年级第一。周语涵年段25名,班级第3;程紫菱小幅上升,年段180名,班级第28名,还是在一中上与不上间徘徊。
随着第一阶段复习结束,淅淅沥沥的梅雨季节如约而至,搬到小白楼的好处也体现出来,比起一楼,现在6班的教室好歹也在二楼,日照充足些,显得干爽许多,因此今年教室角落居然没长蘑菇。不过大家都无心感受春意,因为后面大黑板上又挂起熟悉的“距离中考还有X天”的百天倒计时牌。
这时,市一模也正式开始。这是进入初三后第一次全市的正规大型考试,除了没封闭考场和学生都在自己的学校考试外,考试标准对标中考,包括刚出现的机改。
今年开始,中考的改卷选择题部分开始实行机改,因此今年的考生都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这对许天真来说已经熟得不能再熟的事情,可对现在的初三学生来说,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尽管老师们万般交待,这次的涂卡还是问题百出,有涂错准考证号的,有看错涂卡上答题次序的,至于填涂不标准被判错的,更是比比皆是。
市一模的难度比一中的第一阶段考试难度小些,许天真的数学成绩小幅提升,总分再次追平许铭恒,并列年段第一,同时也并列市第一名。其他人的成绩也和之前考试差不多。
第二阶段重点是查缺补漏。这个阶段老师会将重要知识点再细讲一遍,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发现不足。许天真觉得理科已经没什么潜力可发掘,除了细心,她能考多少分全看试卷难度,六门科就属语文丢分最多,而语文里还是阅读扣分最多,所以第二阶段开始,她每天晚上再次做起阅读理解。
当然,理科没潜力可发掘也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她的理科基础已经打得足够好,所以她也没在基础题上过多纠缠,开始重点进攻难题,每天研究一两题数学、物理难题,要求在15分钟内解答出来,因为有时考卷上的几题难题做不出来,并不是真的不会,而是反应不够迅速,没有快速找到答题方向,导致在考试时间内解不出来。英语则是听力和阅读理解每天交叉着来。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感觉在大家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温度已经开始逐渐攀升,教室里已经开始散发出男生们运动后的汗臭味。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中的第二阶段考试和市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