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镇,三石村。
因着袁媛送来了新消息,转日一早,袁满便勤快的跑了外勤。
正是春耕时节,一进村就见到田间地头有村民正忙忙碌碌地干着活,到处都是嫩生生的新芽,一片绿意。袁满牵着黄骠马儿慢悠悠走在道上,欣赏了一路的景色。
饶是手头忙活的紧,管闲事依旧是平头百姓最大的爱好。见到有人牵着马儿进了村,都时不时抬头往大路上看来,看看是哪家的有贵客登门。
袁满瞅着路边最近的地头,那里有一个五旬的老汉正在给水田翻土,一把锄头挥得虎虎生风。
袁满唤了一声:“大爷。”
老汉回头,就见路边一个穿着干净清爽的好看后生牵着马,腼腆笑着正在喊自己。他犹豫了一个呼吸间,放下锄头往边上走去。
袁满见老汉放下手头的活计朝自己这边走来,赶忙作了作揖道:“大爷,打扰您了。”
老汉见袁满面如冠玉一身白青色的袍子书生气十足,看着就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说话还客客气气的,心下舒坦。开口道:“后生可是有事?”
袁满直言道:“想向您打听个人。不知村里可有个叫冯宝来的人?”
老汉一听回道:“你找老冯头家的宝来啊。后生可是宝来在外头交的朋友?”
袁满顺着杆子就上,面不改色地瞎扯:“是啊。宝来前几年不是在吴家当差嘛。那会儿我正好跟着我阿爹学做生意,遇上过几回,算是有些交情。”
“之前我和我阿爹一直在外地做生意,这不最近刚回到平川县里,就抽出空来拜访一下老朋友。听说宝来母亲身体不好,为此都辞了吴家的差事,这会儿婶子身体可有好转些?”
“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他老娘都过世好几年了。”
老汉摆了摆手,想着袁满刚才说这几年都在外地做生意,那不知道也正常。
“说起来宝来也是个孝顺的,之前在外头当差,赚得薪水都给带回了家里。本来还跟着东家去了外地开分铺子,眼看着回来指不定能再涨涨月银。”
“哎,可惜都给他娘给耽误了。”老汉叹息了一声。
“不过谁让他家就他一个儿子呢,老娘病重不回来实在是说不过去。若是含恨离去,可是要被戳一辈子脊梁骨的。”
袁满点点头,脸上神色柔和:“大爷您说的是。百善孝为先,宝来虽说没了一份差事,可是终归是在婶子膝下尽了孝道。说出去谁不夸赞一句啊。”
“我这也是第一次来他家,不认识路。您能给我指条道不?”
老汉粗糙的手一指大路:“你顺着大路一直往上走,路过一家青砖瓦房的院子,再往前走个百十来步,家门口有一棵杏子树的那家就是。”
袁满躬了躬身道谢:“多谢大爷,打扰您干活了。”
老汉随意地挥挥手,心想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后生,看着俊朗讨喜,说话也让人听着分外的有礼顺耳。
依着老汉的话,袁满顺利找到了冯宝来家的院子。
杏子树早就过了开花的时节,此时绿叶葱翠,底下结满了绿油油圆滚滚的果实,再过上一段时间就能吃上新鲜的杏子了。
袁满敲了敲门。
屋里传来一道年轻的女声:“谁呀?”
没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透出一张小姑娘的脸来。看着莫约和袁媛差不多的年纪,用一根红色发带扎了头发,模样周正脸上还算白净,长着几点小雀斑也显得俏丽可爱。
小姑娘看着门外的袁满,惊讶这么俊俏的小哥怎么到她家里来了,这是要找谁呀?
正疑惑呢就听到对方开口说道:“这里可是冯宝来家?”
小姑娘点点头:“是。”
“宝来可在家?”
“您找我大哥?”小姑娘脸上尽是狐疑,也没听说大哥过有长得这般好看的朋友啊。
“冒昧打扰。”袁满往后退了两步,“宝来以前在吴家当差的时候和我有过一些渊源,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最近刚回来,特来拜访。”
“您是我大哥以前当差时候的朋友啊。”小姑娘似是信了几分,但依旧没有开门迎客的意思,“不好意思这位公子,这会儿家里没人,您能不能在外头等上一会儿,我去地里叫一下人。”
“姑娘所言甚是,是我唐突打扰了。”家里就一个小姑娘,有陌生男子来访,不开门情有可原。袁满一点也不觉得人家无理,往边上站了站,让出道来。
小姑娘刺溜一下从门里钻了出来,关上门,冲着袁满点点头:“劳烦您稍等一会儿。”说完撒开丫子就往自家地里跑,一阵风似的没了影。
左右也就半刻钟不到的功夫,就见小姑娘脚步匆匆又回来了,身后跟着扛着锄头一身短打的精瘦汉子,看着也就二十多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