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快穿之极品不做贤妻良母[年代] > 第73章 科研大佬&创业男主

第73章 科研大佬&创业男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趁着现在有良心,秦曦忽悠赵旻理去学习更多知识,不仅是管理学,还有食品安全、化学制品等专业技能,培养他学习外语、商务礼仪等实用技能。

她告诉赵旻理,以后他可以自己开饭店、酒楼,一边挣钱创下自己的事业,一边不会浪费多年所学。因此他要提前学怎么打理饭店、公司,学会谈生意,同时有余力学食品安全管理,用在自己的事业上,最不济以后还可以去从政,进入相关部门。

四年时间,赵旻理很争气完成两个专业,女主拿到博士学历。

本来秦曦还想着,要不要出国留学,看看外面的世界先进的化学是怎么样的。

最后还是没去,一个是秦曦的实力可能算世界第一,对,她完全掌握前世先进的化学知识,加上多年来的实操,回头发现似乎第一是她自己呢!

而国外唯一的优点是他们的科研设备更高级点,还有许多有才华的前辈。

但设备不是化学人的重点,是物理人需要去实现的。而前辈,可以通过写信、发邮件等方式交流,最好他们能来华国交流,能留在华国更好。

另一方面,因为秦曦是科研大佬,国家重器,出国后,可不一定能安全回来。有些国家的节操就是没有节操,各种打压手段都使得出来。

*

1982年末秦曦夫妻俩毕业,31岁的秦曦,已经不再仅仅是科研新星,而是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佬。

他们还住在研究院的家属院,此处安保严格。房子依然还是当初搬过来时候申请到的平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他们本应搬到两层小白楼居住,只是秦曦懒得搬,她寻思着以后还不定在哪工作。并且他们至今还没有孩子,两室一厅够用。

现在,秦曦确定就职研究院,兼职清北大学教授,为工作生活方便,依然住在家属区更合适,方便她就近加班。

只是小平房就不够她享受了,是滴,秦曦不是一个传统的清贫学着,她就是一个能吃苦但更爱享受的普通科研人员。

而且现在她出入都有不止一个警卫员跟随,出去吃喝玩乐不太方便,连回去人多口杂的大杂院,都不太便捷。所以居住的地方再不够舒适,那生活还怎么快乐?

本来秦曦打算让父母搬过来和她一起住,只是秦父秦母习惯了大杂院的生活,不想远离老邻居,而且她住的地方安保严密进出麻烦,也不方便招待朋友。

话说老一辈好像都是群居动物,都是社牛,日常生活里不能没有朋友,不能没有交际。

秦曦至今不能理解,但尊重支持。

现在一般是她的父母过去看她,或者平日由赵旻理替她回去尽孝。

赵旻理也有自己的工作事业,路远之类的麻烦对他也存在,但他还是坚持和秦曦一起住,硬是克服困难,就是不愿意和妻子分开。

他毕业后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创业,先开自己的饭店,因为厨艺好,服务周到,环境优美,食物卫生干净,一炮而红,爆火北城。

在创业之初,赵旻理和秦曦有过分歧,他想为妻子工作,心心念念都是老婆。

秦曦反对,她想让赵旻理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有空闲时间,再为她打理家业。创业资金不用担心,她有不少存款。

至于她的专利,还是可以先给国营单位,收费那种方式。私人企业也想和秦曦买,她懒得去商谈,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都是摸索的阶段,草台班子不要太多,还是国营的更方便更可靠。尤其她的父亲还是日化厂的厂长,秦曦会给他更多资源倾斜。

说到国营厂子和私营厂子,现在前者式微,后者如雨后春笋,虽然市场依然很大,但他们之间的竞争摩擦也越来越多。

有些国营厂子发展太差,被私人承包,成为所谓的公转私。这种事情一出来,全国内行人哗然一片,也有些人心动从而行动。

秦父这里前几天,遇到一个八百年没有联系的朋友找上门,希望和秦父合作,一起把化工厂实现公转私。

公转私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秦父是个正派爱国人,不说化工厂效益一直不错,没有到必须公转私才能扭亏为盈的地步,就算真的要亏损了,他也会先用尽一切办法挽救它。

化工厂不仅是所有工人的生计来源,更是国家重要资产。生产的产品更多是民生用品,是大家日常必需品,是农业畜牧业发展的保障品。而且因为秦曦的原因,他们厂子还会代为生产军工用品,这样重要的国营厂子怎么可以落入私人手中!

这个所谓的好友,恐怕不怀好心,说轻点,是私心太重,挖国家墙角,说重点,可能目标是厂子机密,可能是间谍!还真不是秦父和秦曦想太多,一直以来列强亡我国之心不死,间谍特务真实存在,大胆怀疑认真求证是必要的。

秦曦同意秦父的报警做法,宁愿怀疑错误,失去朋友,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间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