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时光总是走得很快,时间转瞬到了1974年8月,秦曦要去见一个人,或许这是最后一面。
华国化学行业的奠基人侯先生,人称千分才子,也是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病重难愈。
他和范先生,在建国前就在为我国的化工行业努力奋斗。
因为他们,我国才能在纯碱、硫酸、硫酸铵、硝酸等化工重要产品方面,不再受制于人。是他们这对最好的合伙人,开启了我国化工新篇章。
要知道,在西方国家,18世纪末化工业就得到迅速发展,转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
而在我们国家,直到20世纪中叶,也就是明国时期的时候,才能自产强酸强碱。
三酸一碱为什么重要?
因为绝大多数化工工艺基础的原料,都由三酸一碱参与反应得来,并且整个过程用量大。
化工工业为什么那么重要?
因为那是我国工业体系的另一个重磅角色。
建国后我国来不及如西方一般,先轻工业发展,进行漫长血腥积累,转为重工业。这是一条有经验认证的,更加轻松容易的路,缺点是耗时长,而我们等不起。落后就要挨打啊,我们要快点站起来,强大起来!
为了赶上他国进度,我国的工业是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和以三酸一碱为主的化工业,为主要发展体系。
可见化工发展的重要性,更能意识到范先生和侯先生等化工人才,对我们的重要性。
范先生在建国前就已经病逝,秦曦无缘得见。
幸好侯先生健在,且活跃于华国化工建设领域,乐于无偿分享知识和经验,乐于教导晚辈学生,他希望人才越来越多,我国化工发展越来越好。
秦曦仰慕对方的才学和人品,借老师的关系拜访对方、请教问题。
秦曦想自己再努力一些,努力实现前辈们的期望,努力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现在,对方的病情越发严重,几近油尽灯枯,秦曦得知消息,心中大痛,想去送尊敬的前辈一程。
总有人在危难中逆流而行,战斗在一线的人,举起武器保家卫国的人,为我国崛起而奉献一生的人,皆是如此。
8月底,送走了前辈,秦曦忍着悲痛,回到岗位上,作为众多接力人之一,接下先辈们的重担,继续砥砺前行,奋斗不息。
*
秦曦继续投入精力在研发中,灵感不断,创新无穷。
在大家的奋斗努力下,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比秦曦记忆中进度更快。
因为科研成果转化迅速,各产品的生产单位陆续扩建,新产品线按需建厂,需要更多的工人以及科研人才,但工农兵大学生大部分不太适配。
因此不少被下放的人才被召回,在监督下重返工作。
更多地方的国营厂子在扩大招工,招工范围开始不限本地人,扩大到下乡知青也能参加。
知青们抓住机会,各凭本事在下乡地方参加招考成为工人,或者回家乡参加招考转而回城。
而韩庆又又借机回来北城了。
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带回来了他的媳妇,同是北城下乡的李秋云。
两人在同一个地方插队,李秋云和秦曦同岁,和韩庆同时间段下乡,在同一个大队部互相依靠,渐渐爱上在她眼里正直可靠又有才华的韩庆。她主动追求,终于在去年韩庆回城又从城里回来后,两人正式在一起,成为夫妻。
李秋云一回来就对秦曦很敌视,对入赘的赵旻理更是明里暗里地看不起。
一方面她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封建思想余孽。
另一方面,她听韩庆总是嘀咕本来应该和秦曦在一起,说秦曦怕吃苦,不愿意和他一起下乡巴拉巴拉。
李秋云一方面觉得自己比秦曦好,是个贤惠适合过日子的女人,一方面忌惮秦曦是韩庆心心念念的初恋。
秦曦真是烦死这对傻叉了。
她之前给韩庆的教训就是让他早日滚回去,知青返城探亲时间一般都有限制,会在介绍信上写明,如果超过时间,被查到是要被惩罚且遣返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