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医点头应允,随即说:“我查看药材时,发现其中有一味防风不太够。防风价高不易得,我白日里从城镇的医馆中买了一些,但是远远不够。另有一味药,好似地牯牛,这个更是难得。”
“萧太医,有多少,您且先用着,余下之事,我来想办法。还有,请将解毒之方抄录一份,送到沈编将军那里。”
萧太医点头,领命而去,他还要回到小厨房去研制解毒的药。然他心中对姜婉妤的聪慧和胆识着实佩服。
那天姜婉妤来和他说清楚病情的来源是水后,两人研究好久,怎么才能确切知道这水里究竟有什么,到底是谁这么厉害能弄出这样的药下在井水里?说着说着,姜婉妤突然望向他,说:“我有办法了。”
姜婉妤说完办法后,萧太医大惊失色,这可是以身入局啊,太危险了,他不同意。他说:“这不行,太危险了。你若执意要如此,我可以给你煮一副汤药,让你和染病的人看起来症状差不多。”
姜婉妤摇头拒绝,坚定地说:“不行,他不好骗。”
萧太医问:“万一,我说万一,他不出现怎么办?”
姜婉妤垂下眼皮,良久,她才说:“萧老,这是救万民于水火的唯一办法,成与不成,我都认。”
一天、两天过去了,萧太医都做好和全城百姓共赴生死的准备了。未料,第三日凌晨,他去给姜婉妤送汤药的时候,姜婉妤交给他一颗药丸,他当时激动得双手颤抖,几乎不敢相信。
他赶紧回到小厨房,将药丸一分为二,一半放于温水里融化,另一半则捻于手中进行看摸闻尝等方法来鉴别。这对他来说,这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未及两个时辰,便已大致摸清解毒之方。为保安全,姜婉妤说再等一晚,看看两个药丸的成份再定。
姜婉妤刚才受了风,引来连连咳嗽,待坐在椅子上咳完,整个人脑子晕乎乎的。她强撑着精神写了封信,待萧太医来送药的时候,她让萧太医将信交给蓝恩。
此刻,万事俱备,只待萧太医熬出解药,验证成效。婉妤心中虽有忐忑,却更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
平阳府,舟家。
元诗雯在当日于京师送别姜婉妤后,便随着母亲舟氏来到了平阳府,一方面是探亲,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商议婚事。新元这几日,舟府热闹非凡,母亲帮外祖这边招待客人,忙得脚不沾地,倒是给了她几分难得的清闲,她终于能喘口气好好歇一歇了。
她拿出姜婉妤送她的香料,打算研制着玩。这时,贴身丫鬟翠儿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说是宁夏那边发过来的。元诗雯一听,便想到了姜婉妤,她连忙打开。
信很简短,看过之后她将信纸化为灰烬。然后便便寻了个空档,和丫鬟翠儿找准时机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府邸。元诗雯低声对翠儿吩咐了几句,两人便分头行动,
正逢新元,街上人声鼎沸,热闹得很,大街小巷叫卖声不断,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着喜悦之情,这和宁夏镇里的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孩子们也是吵吵闹闹的在街上跑跳着,一群孩童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从元诗雯身边跑了过去,其中两个调皮鬼还险些将她撞倒。她倒也不生气,小孩子嘛,玩闹些正常。
可她下意识地去碰了下腰间的荷包,脸色骤变,顿时像被点了穴一样,不好,银钱丢了。她立刻回头,看向刚刚孩子们跑去的方向,只见一个小家伙回头对她做了个鬼脸,那得意洋洋的模样让她哭笑不得。
真是,气死了!她只好追过去,却无奈自己身为千金小姐,哪里跑得过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眼看连小孩的影子都看不到了,她站那呼哧带喘地呼吸着,她跑不动了。
几乎要放弃之际,她忽然听到旁边的小巷子里传来小孩子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