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车队行至一处郊野,地势平坦又依山傍水,适合驻扎。
再往前走还得两三个时辰才能走到下一处能歇脚的城镇,眼看太阳已经隐入山下,姜朔和姜望舒一合计,决定今晚在此过夜。
车队在河边停了下来。
有人搭帐篷,有人生火起灶,有人打水,有人捉鱼,兄妹俩甚至还去逮了几只野兔来做加餐。
叶清欢跟在他俩身后,也捡了不少野果什么的。能不能吃的另说,重要的是参与感。
夜色渐沉,众人围在篝火旁说说笑笑,野兔烤鱼烤饼等等开始在火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勾得叶清欢肚子咕咕直叫。
她有些不好意思,又想起来今天还没来得及打卡,便寻了个僻静的地方开始晚读。
姜望舒烤着兔子,余光瞥见叶清欢去了远处,而姜朔一直在她身边烦她问她兔子啥时候能好。
白天的余温已经散得差不多,天渐渐凉了下来,还有河风呼呼吹着,姜望舒干脆打发了姜朔去给叶清欢送件衣服,顺道保护保护她。
这边叶清欢已经找到了块大石头坐下来,伸了个懒腰。
没有城市的光污染,这里的星空很亮,空气也十分清新。晚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偶尔有三五成群的萤火虫提着灯笼在她四周飞舞,叶清欢感觉很惬意。
开始晚读!
“孟子见梁惠王……【1】”
姜朔跟过来的时候,她正好念到:“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2】
先前他听姜望舒说过,叶清欢独自在房间时还会大声诵读兵法,是胸有大志的人。而此刻一听,她念的是《孟子》,手中没有拿书,看来是熟记于心了。
姜朔见她念得出神,并未出声打扰。
等叶清欢念完了,被冷风吹得开始吸鼻涕,姜朔这才上前将加凉的衣服递给她。
叶清欢接过衣服:“谢……阿嚏……谢谢。”
姜朔默默走到了叶清欢靠风口那一侧,“入夜了,可能会有野兽出没,叶姑娘还是不要离人群太远为好。”
“谢谢。我有个每天大声念书的习惯,担心吵到大家就过来了。现在念完了,我们回去吧。”
“好的。”
二人并排走着,姜朔道:“刚才听叶姑娘念的《孟子》?”
“是的。”
“方才我下车之后,阿舒是不是还跟姑娘说了些什么?她执意参加选妃,中意代王,可也是为了家族?”
原来你也想到了这一层啊。
叶清欢不由得感叹,这俩不愧是兄妹。
但姜望舒明确表示过不想让姜朔知道这些,叶清欢也不好回答。
好在姜朔也没有追问,继续道:“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3】。陛下近年来,确实逼得太紧了……”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终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只道:“太子殿下仁厚,若他能够顺利即位,想必境况会好很多。姑娘怎么看?”
什么义啊利啊的,没学过,没听懂,跟太子也没见过,但似乎到了谜语人时刻。
姜望舒先前已经给她定了个胸中有丘壑的调了,正是这个基调让姜朔能将信将疑地跟她好好相处,她现在可不能显得自己脑袋空空。
于是,她说出了此刻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据她观察,姜朔这个人在讨论孔孟相关的学术问题的时候是很会脑补的,比如刚才见她在念《孟子》,态度就对她恭敬了几分。
所以她相信,气氛到了,他肯定能从他想的方向去理解。
果然,她在姜朔眼中看到了一丝赞赏:“或许真如阿舒所说,姑娘是个胸中有丘壑的人。”
好,看来让她装到了。
她在姜朔心目中的形象越伟光正,局子离她的距离就越远。
在姜朔心目中,她确实离局子远了,但他以为,叶清欢那是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愿意为了保全太子随使团出使的意思。
二人回到篝火边,鱼和烤饼之类的已经好了,火中的兔子也已经呈现出焦黄的色泽,发出“滋滋”的声音,香气勾人。
姜望舒看二人独处了好一段时间,回来时也气氛融洽,心下满意。
“你们回来啦!开饭开饭!”
柴火烤兔,选用纯天然无公害跑地野兔,现逮现杀,由烤兔大师姜望舒精心烹制,焦香可口,肥美多汁,是现代尝不到的美味。
叶清欢本就饿了,三下五除二就将自己的兔子给吃完了,仍觉得意犹未尽。
要是每天都有烤兔吃就好了。
姜朔看叶清欢一副没吃满足的样子,便分了两条兔腿给她。
叶清欢双眼发亮,但又有些不好意思。
姜朔笑道:“没事,以前我跟阿舒出去玩经常烤这个。姑娘看起来很喜欢,得吃个尽兴。”
叶清欢连声道谢。
姜望舒看在眼里,心想姜朔这小子还挺上道的。
而在姜朔心中,这是他在对达成共识的叶清欢表达一种对国之栋梁的敬仰。
虽然这共识叶清欢本人毫不知情。
一路顺利,一个月之后,姜望舒一行到达了长安城,在广阳国邸安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