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先生的分家下,王熙凤的诉求二和三,才有了实行的财产基础,然后在卓文君主持的会议商讨中,被不同部门官员反复推拉,寻找证据开会讨论中,商量是否开启财产平分和承认生育价值的先例。
这当中王熙凤花费的时间、精力更是数不胜数,但最终依然迎来了她的胜诉,也开创了历史上第一场女性起诉离婚官司,且胜诉的先例。
巧姐抚养权被判给母亲王熙凤,并改姓为王,父亲贾琏按月付抚养费。
夫妻共同财产共有12亿现金,和两所荣国府四合院小院落,其中包括曹先生核算出来王熙凤填进去的嫁妆约3亿。
跟封建社会时期有所不同的是,3亿嫁妆也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平分,这也成为了讨论的一大争议点。
最终结局依然是判给王熙凤夫妻一半财产:6个亿和一套房产。
承认婚内生育价值和家务价值,并得到经济补偿3个亿。
官司结束后,贾琏得到的是三个亿的财产和一套房产,以及牢狱之灾:
他因故意杀人罪未遂,被收进监狱进行审判。
醋凤姐生日捉奸,贾琏拔刀欲杀妻。
这一章回终于迎来了不同结局,一个不是: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的结局。
但贾琏的麻烦远远不止如此,在这次官司结束后,受到鼓舞的女性们,集体掀起了一场浪潮,贾琏第二次被告,这一次告他的人是:
平儿。
分家后选择离开荣国府,成为自由之身的平儿和红儿,也曾主动找过王熙凤,想要帮她照顾巧儿,却被王熙凤主动拒绝了:
我们的身份已经不是曾经的小姐和丫鬟,也不是曾经的主母和小妾,你们应该去找到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而不是将精力全都用在我们身上。
看着平儿离开后,王熙凤原本以为她会走向新生,但平儿选择在走向新生前,先对旧生活做诀别:
继贾琏被王熙凤第一次被告后,他迎来了第二次被告,同时被告的还有贾赦、贾政、薛蟠等人。
告他们的人是他们曾经的小妾和姨娘,是他们的三妻四妾:
平儿、秋桐、尤二姐、香菱和赵姨娘等人。
她们告了自己丈夫,也告了全世界所有三妻四妾的男人,因为她们的诉求是:
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实行一夫一妻制。
与没有孩子的平儿、秋桐、香菱和尤二姐不同,赵姨娘是做这个决定最艰难的人,因为她有两个孩子:
贾环和贾探春。
但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人,也是她的两个孩子:
都说嫡嫡道道发卖文学,但在古代背景下,嫡子、庶子、正室、小妾其实全都是受害者。
真正的加害者是三纲五常,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是他们隐身的父亲。
赵姨娘站在原告席上,勇敢的提出她所有诉求,她的呼声振聋发聩,她的背后是无数小妾,无数庶子庶女们:
她要求解除她和贾政的婚姻,要求解除自己的姨娘身份,恢复自由身,要求带走自己的孩子贾探春和贾环,要求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要求实行实行一夫一妻制。
这也许是封建社会被推翻后,迎来的又一场旷日持久,一直打到二审的官司,但平儿和赵姨娘、秋桐、香菱,乃至于她们身后无数身为小妾姨娘的姐妹们,尽管长路漫漫,最终依然迎来了她们的彻底胜利。
因为这场官司赵姨娘等人最终胜诉,并将其写入相关法律法规:
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出现任何重婚、纳妾、童养媳等陋习。
恢复自由身的赵姨娘,带着贾环读书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自己居然做起了街道工作,甚至跟秋彤搭档专门调节纷争:
把街溜子们骂的体无完肤,两人战斗力贼强。
平儿依然选择和王熙凤住在一起照顾巧姐,但她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加入吏部,负责平衡复杂人际关系的同时,也负责选拔、任命和管理官吏相关事宜,而她在吏部的搭档居然是薛宝钗。
但人生改变最大的应该是香菱,不,她已经不是香菱了,她在恢复自由身离开薛蟠后,在打拐活动中找到了父母一家团聚。
性格温柔的她没有选择再结婚,而是选择陪伴在父母膝下承欢,她在大观园实验学校读书毕业后,选择留校教学成为一位语文老师。
唱完秋窗风雨夕,后有香菱读诗,这一章节的香菱也迎来了不一样的结局。
所以这就是香菱学诗变成香菱教诗的原因吗?
教诗受害者:小学生中也坐在教室里拿着笔,看着他的班主任甄英莲老师,嘴巴一张一合的说什么: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什么平?
什么仄?
什么平平仄仄?
中也满脸懵逼,表情一看就跟夏油考一样是个学渣,所以说中也倒数第一是有原因的!
写诗什么的,真的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然后他成功的没学会,最后被甄英莲老师留堂单独补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