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栖还记得,他跟宁晟第一次见面时的尴尬场面。
他一个刚刚步入演艺圈的新人,没有资源,也没有后台,想凭着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圈子里闯出一片天不是一件易事。但好在读大学时碰上娱乐圈内知名的演艺公司到他们学校挑人。
他长得清秀,眉眼俊俏,许是公司看中了这张脸,又或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公司在看过一场期末汇演之后直接联系了上来,并签署了独家合约。
许知栖毕业前,就在学校公司两头跑,每天跟着公司安排好的课程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偶尔出去接一两个小角色演一演,熟悉一下剧组。
所以从签约一直到现在三年时间里,他并不算真正的出道了。
许知栖对自己的前途满是迷茫,已经产生了想要回自家公司当一个平凡的打工人时,公司带了一个机会给他。
他的经纪人团队是公司配好的,陈哥带了好几个艺人,都是炽手可热的。
他带着一个剧本,叫上许知栖和另外两个演员来到公司的会议室,随后用笔记本电脑播放着幻灯片。
许知栖从头到尾听的云里雾里,他连这个剧本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只是从陈哥口中听说了这一次的合作对象——宁晟。
听说宁晟比他大一些,但同样是出道三年,这人早已经有作品傍身了。至少在许知栖这个新人面前,算得上是一个前辈。
而这一次合作,不论是对他们还是对两家经纪公司,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会议结束后,许知栖从陈哥手上要来了这一次试镜的剧本,顺势打听清楚了剧组的制作班底。由星影娱乐出品的一部古装爱情剧,导演是业内极具资历的池导。
原来是星影娱乐的内戏,难怪这个机会会落到宁晟的头上。可许知栖有一点不明白,既然是星影娱乐的内戏,这么重要的角色,他们也愿意分给一个外人?
陈哥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看似关照他,其实是对在场所有人道:“这次的剧本跟往常不一样,你们好好看看,做好准备。”
许知栖不明白陈哥话中的意思,但还是顺从地点了下头,等到他们都从会议室中出去后,才一页一页翻阅着剧本。
翻了几页之后,许知栖突然就明白了陈哥刚才的话。这个剧是一部双男主的剧,剧中唯一的感情线,是围绕着两个男主角来展开的。
他试镜的角色,前期是一个不受宠爱的皇子,被送往了边塞。抛去感情线,许知栖理清楚了整个前半段故事的发展。他这个角色表面上看上去不经世事,但实际上深谋远虑,即使身在边塞,也对储君之位惦念已久。他带着剧本回了家,趁着试镜前的几日将剧本通读了一遍,加上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试镜那一天,他们到的很早,陈哥把他们几个人送到星影娱乐之后,就开车走远了,只说等他试镜完再来接。许知栖明白,其实公司并没有太多的信心能拿下这个角色,不然也不会送了两三个人一起来试镜。
为了这一次的试镜,工作人员收拾出来了两个排练间,一个供导演以及公司资方试镜用,另一个用作休息间。
休息间里简直是人挤人,这么好的制作班底,这么难得的机会,所有演员都想要来分一杯羹,即便是一个戏份不重的配角也足够了。
许知栖领到了号码牌,看着休息室内人头攒动,忍不住皱了下眉,退出了休息室。他四处张望着,瞧见了一旁的楼梯间,随即走了过去。
比起和那群人一起,他更愿意一个人待着。
楼梯间内,许知栖跺了两下脚,但声控的灯一闪一闪的,亮也亮不起来。要不是外面还是青天白日,许知栖都快以为自己步入了什么鬼片的现场。
没办法,他只能坐在还算干净的台阶上,拿出剧本来看。
许知栖看剧本有个习惯,他喜欢一字一句,富有感情地把台词念了出来。他探头,上下都望了一下,没看见楼梯间有人后才开始读台词。
他顺着剧本看下去,一字一句读的很认真。因为试镜时随机挑选片段,这意味着许知栖需要每一段都练习一遍。
幸好他这个角色的试镜被放在了最后,许知栖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他选的片段有些情绪上的起伏,也是两位主角感情的变化之处。
他带着情绪念台词,将整个人都带入了戏中,声嘶力竭地质问了一句:“你凭什么要成婚?”
说完又感觉情绪不太对,用笔戳了戳下巴,他没什么经验,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心机深沉的皇子,戚旼不该把自己的全部情绪暴露出来,就算是在他喜欢的人面前。
想到此,许知栖缓和了一下情绪,又念了一遍台词。
随着他话音落下,上方楼梯处突然传出一个声音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理解?”
许知栖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对上那个人的视线时有些尴尬,都怪他没查看仔细,竟然没发现这里有人。
他不认识这个人,只当他也是来试镜的演员,于是道:“因为戚旼是皇子啊。”
那人点了下头,目光落在了许知栖胸前的号码牌上,留意了一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许知栖下意识地回答了,但片刻后又愣了一下,他干嘛要告诉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么多?!
他眼神看来看去,见对方迟迟没有动作,于是十分正义道:“借鉴别人的想法和理解可是不道德的!”
他语气很认真,但对方却是没忍住笑出了声,他从楼梯上走下来,站在许知栖的面前。他比许知栖高了半个头,所以许知栖看他时,微微仰着头,脸上还是一脸认真。
他说:“你想多了。”
许知栖蹙眉,怀疑这人话语中的真实性。
那人不知起了什么心思,又往许知栖面前踏了一步,仔细端详了一下许知栖的脸道:“还不错,祝你好运。”